万里挑一的航天员重返地球,为何是被抱出返回舱的?看完让人心疼( 二 )


而现如今为了抵抗宇航员骨质疏松风险 , 我国外太空空间站里安装了动感单车、单杠等活动设施 , 还在宇航员食物中增加钙、磷、钾等微量元素 , 大大避免了外太空的环境损害 。

宇航员翟志刚站立耐力下降站立耐力 , 就像站军姿一样 , 是指一个人在安静站立时所能坚持的时间 。 一般情况下 , 一个普通的成年人站立20-30分钟都不会倒 。
但是宇航员们长期在漂浮的外太空工作 , 重力消失 , 心血管系统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 使得原本处于人体下肢的血液全都流到了头部和胸部 。

虽然这样并不会像赵本山小品所说:双脚离地智商又重新占领高地了 。 可宇航员也会因此发生一些改变 , 比如大眼睛变成了小眼睛 , 长脸变成了圆脸 , 脸上的皱纹全部消失……
尤其是宇航员们重返地球时 , 心血管的调节功能一时间适应不了地心引力 , 从而出现头晕目眩的感觉 。
比如苏联“礼炮”6号飞船第一批航天员回到地球时 , 就出现了心血管失调和脉搏充血的症状 。 所以面对体液全身分布的变化 , 宇航员在返回舱时要尽可能减少自身活动 , 避免发生心血管循环方面的意外 。

宇航员王亚平空间适应综合征由于外太空出差三人长时间在外太空生活 , 大脑前庭系统逐渐出现紊乱 , 简单来说就是分不清东南西北和上下左右了 。
尤其是神舟13号采用了最新科技 , 返回地球的时间大大缩短 , 在这个过程中返回舱有一个10-15分钟的黑障区时间 。 黑障区时间导致所有通讯设备失灵 , 所以航天员完全与地面失联 。
这就导致宇航员的大脑依然认为自己是在外太空失重状态 , 一旦落地立即出现晕车晕船的生理反应 , 就更别提从太空舱里爬出来站着接受采访了 。 所以地面工作人员才会小心翼翼把他们抱出来放到轮椅上 。

宇航员叶光富重返地球后 , 还有哪些必要步骤:当然太空英雄们回到地球被抱出太空舱后 , 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拎包即走 , 回家团圆 , 而是要等待接下来必要的步骤 。
当合照留影结束后 , 科研人员也会对返回舱的气体和微生物进行采样 , 而现场医护人员会对宇航员进行初步身体检查 , 询问他们的身体感受 。
这些体能数据也可以由一个神奇的物件提供——宇航服 。 神舟十三号飞行员宇航服里拥有生物测量装置 , 它可以把电极贴在宇航员身上 , 传递宇航员的血压 , 呼吸 , 心电等等生理讯号 。

各国宇航服一览然而宇航服只能测量宇航员基础生理数据 , 接下来还需要把宇航员们带到体能恢复中心 ,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脱掉宇航服 , 做全方位的身体检查 , 再进行根据宇航员体能变化 , 进行一定程度的体能恢复训练 。
写在最后: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我的一小步 , 是人类的一大步” 。 这句话形容了全人类的航天事业 , 也形容了人们生生不息的探索精神 。
而神舟13号飞船的三位宇航员 , 经历了十余年的训练又勇于在外太空实验和探索 , 无疑是背负着中国的寄托与希望 , 努力成就下一个中国最强 , 中国骄傲 。
现在 , 让我们欢迎英雄回家 。


参考文献:
[1
 吕斌.什么样的人可以当宇航员[J
.知网.2004.06.
[2
 王青.宇航员诞生记[J
.知网.2020.
[3
 修涵.“神舟”五号宇航员训练秘闻[J
.知网.2020.
[4
 折磨太空人的失重和超重[J
.知网.2020.
【万里挑一的航天员重返地球,为何是被抱出返回舱的?看完让人心疼】作者:小羊同学 校稿编辑:李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