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年1月 , 靖江市民陈先生在长江边钓获一只罕见的甲鱼 , 体重达到了8斤 , 此事在朋友圈里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 该甲鱼的背部呈椭圆形 , 腹部为白色 , 体长约40公分 。 就体型而言 , 这只甲鱼堪称是“鳖中尤物” , 比国内常见的中华鳖明显大出一圈 , 规格差距不是一丁半点 。
然而 , 专家的鉴定却让陈先生感到意外:这并不是长江中的本土甲鱼 , 而是来自美国的入侵物种 , 学名为佛罗里达鳖 , 也叫美国山瑞鳖、珍珠鳖 。
和中华鳖相比 , 佛罗里达鳖生长更快 , 体型更大 , 很容易让人对其年龄产生误解 。 比如在2021年5月 , 河南南阳镇平县的村民捕获一只巨鳖 , 体长超过半米 , 重量更是达到了46斤 。 很多村民称其是“百年老鳖” , 个头非常罕见!最终 , 村民做出了自认为“妥善”的处理:将巨鳖放生到了当地的赵湾水库 。
事实上 , 这只46斤重的佛罗里达鳖远远达不到“百岁高龄” 。 首先 , 这种鳖最早是在1993年引入我国厦门 , 至今仅30年 , 该鳖传入河南的时间则更晚 , 所以“百年巨鳖”实际上是30龄之内的“青年鳖” 。 其次 , 佛罗里达鳖长肉速度很快 , 养殖条件下每年可增重4斤以上 , 最大增重可达10斤 , 完全有可能在5~8年内就长到40斤 。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 各地发现的佛罗里达鳖往往被“二次放生” 。 2021年11月下旬 , 广东广州的一位钓友在流溪河钓获一只30斤的老鳖 , 路人见状称是“镇河之鳖” , 纷纷劝钓友放生 。 最后 , 这只巨鳖被人以1200元的高价购走 , 据说也是为了放生祈福 。
佛罗里达鳖作为外来物种 , 为何会被频频放生呢?
原因要从两个方面说起 。 其一 , 佛罗里达鳖和本土的中华鳖长相相似 , 很多民众缺乏专业的鉴定知识 , 无法一眼“看穿”外来鳖的真实身份;其二 , 龟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 寓意吉祥、长寿 , 放生龟鳖也成为了民间风气 。
古人把“龙、凤、麟、龟”奉为“四灵” , 而“四灵”中唯一现实存在的动物就是龟类(包括鳖) 。 所以 , 龟鳖类物种自然而然就受到了特殊的优待 。 《史记·龟策列传》中有记载:“龟者 , 天下之宝也” , 民间更流传有“龙龟”、“神龟”、“灵龟”等称谓 , 此类描述难以尽述 。 由此可见 , 龟鳖深受放生者欢迎并不是没有根据 。
在有自然分布的水域中 , 适度放生本土鳖种无可厚非 , 但对于佛罗里达鳖而言 , 放生却是一种有害行为 , 不利于自然生态的平衡 。 如果外来鳖实现了自然繁殖 , 结果就是不断排挤、取代国内的本土鳖种 , 善意的“放生”也就成了变相的“杀生” 。
其实 , 佛罗里达鳖进入野外水域“早有预示” 。 2004~2006年 , 国内曾掀起一阵养殖佛罗里达鳖的热潮 , 火爆的消费拉动了饲养需求 , 养殖规模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
2009年的一篇论文揭示了佛罗里达鳖的受欢迎程度:当时 , 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等16个省区都将其作为主推的商品鳖 , 养殖频率和中华鳖不相上下 。 佛罗里达鳖具有近乎完美的养殖特性:容易成活、生长快、性成熟周期短 , 不易产生病害 , 这些优势都直击中华鳖的“养殖痛点” 。
更为重要的是 , 佛罗里达鳖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均属上乘 , 背甲四周生有肥厚的结缔组织 , 因呈下垂状而被称为“裙边” , 味道极其鲜美 。 相比于中华鳖 , 佛罗里达鳖的“裙边”更加发达 , 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更胜一筹 , 因此市场热度很高 。 出于效益考虑 , 不少养殖户选择退出中华鳖市场 , 转身投入外来鳖的淘金浪潮 。
推荐阅读
- 游轮|2022年总统系列游轮详细介绍,长江上最具性价比的豪华游轮
- 美丽|散文:莫辜负了这春天的美景与美意
- 美食|黄金海岸:冲浪爱好者的天堂 ,澳大利亚最美海滩的城市
- 靖远|春天来壶口不可错过的15件小事
- 乌江榨菜|成都第一个中央休闲旅游区,古色古香像电影片场,外地游客不多
- 杭州|杭州最高的“马尔代夫”在钱塘江畔,是个海拔154米的无边泳池
- 尼罗河|横穿世界两大著名沙漠的尼罗河,为何水土流失程度还不如黄河?
- 张飞|北碚嘉陵江小三峡的悬崖绝壁上竟隐藏着一条千年古道,沧桑又神秘
- 游江河|春天是赏花的季节,赣江边遇见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