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中男子手里常握有“三尺”,请问“三尺”指什么?

在古代,三尺有三种解释:

1、指剑,因为古代剑约长三尺,所以用“三尺”做为剑的代称 。

2、指法律法规,在古代,人们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

3、指说话人自身,通常为“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白话文释义是,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 。


古书中男子手里常握有“三尺”,请问“三尺”指什么?

文章插图


古书中男子手里常握有“三尺”,请问“三尺”指什么?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古书中男子手里常握有“三尺”,问三尺是何指谓?关于古书所谓的“三尺”者,首先声明非量、非度,而是传统文化约定俗成的~男子汉大丈夫,身处人世人生的目标是“三合为一”,

所谓三者,乃一胸怀,一志向,一愿望,将其三个字,应合传统文化象征意喻的“三尺剑”为一个人生目标 。

人生不尽相同,各自驰骋与世,男子手握“三尺”或平天下,或济世,或行侠仗义,扶正去邪除暴安良,各自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以体现人生价值与意义 。

其他网友观点

常握三尺,是指拥有权力 。不是指剑 。没有这么骂人的 。剑,算是最常见的答案,却是错的 。“三尺剑”可不是夸人,而是贬损人的 。

历史上有没有“三尺剑”?有 。

但是,这个“三尺剑”不是武人所用,而是文人所用,不开刃,又叫“押书宝剑”,起的是镇纸的作用 。

武人用的剑没有这么短的,丢不起那人 。

这里说的尺是指汉尺,“三尺”一语即出自《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汉尺一尺是23.1厘米,三尺才69.3厘米,太短 。

人家刘邦说提三尺剑,是形容自己当初的困境 。布衣,身份卑微;三尺剑,武器里的垃圾 。

刘邦的意思是说,自己当初身份低微,拎着最垃圾的家什,条件那么差,最终竟然得了天下,这不是天命吗?

所以,“三尺剑”是用来形容混得不好 。

你混得不好,你可以自嘲,可你不能破罐子破摔 。就好像说你很穷,但你不能因为裤子漏窟窿你就不穿了,你光着出门,那不像话 。

所以,“常握”就不是剑 。“三尺剑”是用来形容混得不好,“常握三尺”不就成了卖惨?

比如杜甫《重经昭陵》诗里说:“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草昧英雄,没有家底,那只能逮什么拿什么暂时凑合 。

真正的手握三尺,是指权力、本领 。这是一个引申语 。

《史记·酷吏传·杜周传》记载: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

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古代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 。

行三尺法者,必然是当官的,所以“常握三尺”里说的,是“三尺法”的引申义——权力 。

常握三尺,手里有权力,权力经常在握,是这么个意思 。

后世又将该词义有所延展,常握三尺,是指某人有某种本领 。

比如说,张三常握三尺而嗟叹无的放矢,张三叹的是什么?是说自己胸有锦绣,有能力报效国家,但是没有晋身之门 。

基本上,唐宋以后的诗词尤其是白话文,一说“三尺”都是这类意思 。

【古书中男子手里常握有“三尺”,请问“三尺”指什么?】比如张元干的《贺新郎·曳杖危楼去》词里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这里说三尺剑,指的就是自身的本领 。也因此,三尺剑这个词用在自己身上,都有几分自负的意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