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子留下的话,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知道为什么吗?
以前我只知道亲人去逝,穿孝三年,直到去年六月十七日父亲去逝,大娘才告诉我“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三年” 。这也是中华民族孝道的传承 。

文章插图
娘生儿育女,比爹更辛苦,十月怀胎,一朝分勉,如同去闯鬼门关 。尤其是以前医疗条件差,农村缺医少药,母亲分勉都是请接生婆或是自己的婆婆在家里接生,顺产还可以,一旦出现怪胎或是“站生”,母亲要遭多大的罪,那只能听天由命,真正的大命换小命,阎王爷面前走一遭,甚至出现“一尸两命”的悲剧 。真应了那句老话“男人的战场,女人的产房” 。

文章插图
母亲养育儿女,呕心沥血,倾其所有,含在嘴里怕化了,托在手手上怕刮了,比爹付出更多的代价和心血,孩子有个小病小灾的,第一个心疼的就是娘,寝食难安,床前照顾的也是娘 。
女人有了孩子,成为母亲,才变得坚强,豁达,敢想赶做,有担当,为了孩子可以舍弃一切,话说得好“为母则刚” 。
也有种说法,娘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孩子三年,娘死后穿孝三年,是对母乳三年的尝还,也是很有道理的 。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 。
叫一声娘,就是一辈子,为了生儿育女,去鬼门关她都不怕她还怕什么呢?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在父母跟前娇生惯养,在丈夫跟前弱不禁风,只有在子女跟前才能成为大侠,天不怕地不怕的那种 。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我们不知道有娘陪伴的日子有多重要,我们只看到没有娘的孩子有多凄凉,没有经历过寄人篱下是你有娘的照料,你没有穿过破鞋烂衫是娘的一针一线,是娘的细心勤劳,你长到五六十岁有事还愿意去找娘说说话,是因为娘永远是你心里的靠山,你永远都是娘心里的宝贝疙瘩 。

文章插图
爹为我们挣钱养家,为爹守孝两年半是我们应该的,娘为我们操劳一生,为娘守孝三年是最少的,娘拿命换来了我们的新生,又日夜守护我们到长大成人,还与父亲一起奋斗为我们的未来操劳,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娘的粗茶淡饭,我们的人生观离不开娘的教导 。
娘的一生只有男人孩子和家,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啦!
其他网友观点【老辈子留下的话,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知道为什么吗?】老辈子留下的话,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 。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自古以来都是比较讲究礼仪,而且在我们以前的古代这些规规矩矩的东西还更多,就比如吃饭的时候要端起碗吃、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吃饭的时候要学拿筷子学不会还经常被打,父母虽然教育方式比较粗暴但他们也是为我们好 。如今我们这些规矩已经在一部分人家中开始消失了,吃饭没有吃饭的样,坐下来就是二郎腿等,那上边这句俗语“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文章插图
在过去的旧社会里不知道大家了解不,如果父母去了是要守孝3年,古人为了给去世的父母守孝让后人知道这个规矩,所以就一直流传至今,但也有一部分地区有着自己当地的习俗,父亲去世守孝两年半,而母亲就需要守孝三年 。

文章插图
就拿俗语这边的说法来分析,为什么爹去世守孝才两年半,而母亲就需要三年呢?其实我们用心去感觉父亲跟母亲之间谁为你付出的更多,母亲需要十月怀胎后的生下你,这个过程是父亲给不了的,而且在以前的旧社会,生小孩都是叫接生婆来家里生,如果途中出现什么意外可能就会出现一尸两命的事情,还有就是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母亲占的时间长,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赚钱,一般的人都会跟母亲感情好一点,所以有些地方为了给去世后的母亲穿孝三年也是有道理的 。

文章插图
也有不同的解释说母亲用了三年的母乳去喂养自己的孩子,而这三年也是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特别的不容易,而且还经常的睡不好,所以为了感谢母亲的辛苦之恩,需要穿孝三年,也有道理 。
孝敬父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应该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多孝敬那才是本事,千万不要等他们已经不在了才想起来孝敬,那已经太迟了 。
推荐阅读
- 历史文化中,老天爷和阎王爷谁更厉害?
- 农村老话“六十不借债,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门”什么意思?为何这样说?
- 写给地理老师的感谢信
- 为什么常听一些老人讲生不在庙前;死不在庙后?
- 在农村,老人亡故后要“拦社”是什么意思?有讲究吗?
- 在农村老人常说的,七月蜂,八月蛇,九月的黄鳝摸不得!这些都是啥意思?
- 一说话就脸红的人一辈子办不成大事,这种说法对吗?
- 清明将近,老话说:“新坟不过社,老坟不过清明夜”是什么意思?
- 农村老话:“远离五件事,事业才顺利”,说的是哪5件事呢?有没有道理呢?
- 老人们常说“积财万千,不如一技傍身”,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