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二月里上坟花开败,三月里上坟花不开”,这个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二月里上坟花开败,三月里上坟花不开”,这个是为什么呢?】你说的话题是我国南方的表象.在我国东北有句农彦说:.三月清明麦在后.二月清明麦在前".就是说当清明在农历二月时.气温回暖早.若清明在农历三月时.气温回暖晚.因种地是看农时的.当地温适合播种才能种地.为什么有二月和三月的清明呢?那是由闰月赶出来的赶上闰月年清明一般都在农历三月.因多了一个月.节气延后.但现在用公历就方便了.每年的清明都在4月4日或5日.您说的″二月里上坟花开.三月里上坟花败"也是我国南方气候节气在平闰年的表象.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
其他网友观点百花杂坛希望与你交流 。你的一个简单的提问,学问真不少,回答需要天文,历法,气象,物候,农时,地理,风俗民俗知识 。百花杂坛简要作答:与你的题干二月里上坟花开败,三月里上坟花不开相似的还有一句话:二月清明见花开,三月清明不见花 。这两句话,看似矛盾,时令越晚,为什么会花开越迟呢?这与我国的农历历法纪年有关 。我们知道,阳历,即公元纪年,是依照太阳的运行计算的,误差较小 。我们的农历,是按照月亮的盈亏计算的,相比公历误差较大,于是,出现了润月,而24节气,在农历的月份和日子是不固定的,这样,清明尽管在2月,但是气候已经转暖,同理,尽管清明在3月,气候还春寒料峭 。清明祭祖,是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俗称上坟,同样是清明,气候物候不一样,花开花败的时间也不相同,是很自然的了 。
其他网友观点
今天看到这个题目,又翻出了"黄历" 。从中发现,比较典型的是公元2031年4月日22日是农历三月初一,4月5日清明节是农历二月十四日;而公元2069年3月23日是农历三月初一,4月4日清明节是三月十三日,相应延迟了近一个月 。
而每年清明节正是人们上坟祭祖的季节 。从时季节点上再现了题目″二月里上坟花开败,三月里上坟花不开"的情景 。

文章插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景呢?
因为清明节公历都赶到4月4日、4月5日或4月6日,最多差一两天 。而农历由于有闰月,前赶后错,时差跨度很大 。
农历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历法 。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 。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 。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公历年约差11天,所以农历每3年置1闰,5年置2闰,11年4闰,在19年里设置了7个闰月 。有闰月的年份为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 。
时节不饶人,一年24个节气不变,每15天一个节气不变,可视为常数,把闰月闰年视为变数 。但万变不离其″常″ 。
所以岀现″二月里上坟花开败,三月里上坟花不开"也就不足为奇,见怪不怪了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农村说“男人易笑必痴,女人易笑必贱”是什么意思?
- “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什么意思?和“才”的区别是什么?
-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句话怎么理解?
- 俗语:“一代做官九代绝,一家发财九家贫”,为什么要这么说?
- 农村老话“六十不借债,七十不留夜,八十不出门”什么意思?为何这样说?
- 俗语中曾说“有没有倒春寒,正月初十有预兆”,倒春寒和正月初十有什么关系?
- 古人说的“待字闺中”是什么意思?
- “急急如律令”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有什么历史渊源?
- 国字的构成及含义
- 电视剧中宣读圣旨的最后两个字“钦此”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