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新一代”促推我国载人航天升级,新飞船可载7人,目标转向月球


两个“新一代”促推我国载人航天升级,新飞船可载7人,目标转向月球


文章图片


两个“新一代”促推我国载人航天升级,新飞船可载7人,目标转向月球


文章图片


两个“新一代”促推我国载人航天升级,新飞船可载7人,目标转向月球


文章图片


两个“新一代”促推我国载人航天升级,新飞船可载7人,目标转向月球


文章图片


两个“新一代”促推我国载人航天升级,新飞船可载7人,目标转向月球


文章图片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和航天员乘组已经返回地球 , 空间站将转入基本型的搭建阶段 , 今年载人航天工程将有6次发射 , 分别是两次货运飞船、两次载人飞船和两个空间站实验舱段的发射 , 年底将完成我国空间站基本型的建造 , 之后将进入至少为期10年的正常运营阶段 。


这也说明我国载人航天以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模式为中心的事务已安排完毕 , 那么我国下一步的载人航天发展计划将以什么为重心呢?4月17日人民网的报道有答案了 , 当日下午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中国载人航天将会“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 , 进而迈向深空” 。

人类要走出地球走向宇宙 , 必然要先走向月球 , 因为地球空间之外是地月空间 , 距离我们38万公里的月亮是我们走向宇宙的第一站 , 因为对现阶段的人类来说 , 除了月球之外 , 其他天体的距离我们太远了 , 比如火星距离我们最近时也在5500万公里之外 , 去火星一趟耗时至少半年 , 最远的时候在太阳的另一面 , 距离远达3亿公里 , 并不适合作为人类前往深空的中转站 , 只适合进行开发利用 , 马斯克就是想将它作为“第二地球”来移民开发的 。

但月球就好像是给地球人类准备的一个天然的“巨型空间站” , 虽然它的表面没有空气 , 但是人类可以在上面建造封闭式基地 , 还可以在月球上建立地下城市 , 将来人类必然会在月球上进行大规模的开发、科学实验、资源开采太空旅游月球都会成为人类进入地外天体的第一站 。

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 , 质量是地球的1/81 , 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 从月球出发要比这地球上容易很多 , 从这里出发前往其他星球或更理想一些 。

而且月球上还有巨量的资源 , 比如氦-3 , 这种可被用来进行可控核聚变的元素在地球上不足一吨 , 但是月球上却有着上百万吨 , 以目前人类的用电量来算 , 月球上的氦3资源可供全人类用上万年 。

再者 , 月球还是整个地月系中最佳的天文观测地点 , 如今地球上人类通讯已经离不开电磁波 , 所以电磁波污染无处不在 , 人造光源也越来越多 , 光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 而外太空中又有着数千颗卫星 , 而且其数量会越来越多 , 这使得在地球上进行天文观测 , 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 但是月球上却不存在这种情况 , 月球的两极和背面都是绝佳的天文观测地 , 所以人类将来的天文观测台站或会向月球上转移 。

所以 ,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努力奋斗的下一步就是登月!这将和已经执行多次的嫦娥探月工程在技术上结合进行 , 实际上嫦娥五号的取样返回就是载人登月的一次“小号预演” 。 郝淳主任也表示 , 其实“在进行空间站研制建设的同时 , 我们也开展了载人月球探测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 。 ”说明登月行动也是我国航天人的梦想 , 但是之前由于以空间站建造为主 , 所以不能进行更多的努力 , 但是今后就不一样了 ,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转入以载人登月为重点的工程攻关上 , 今后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未来都将亮相并投用 , 其中新一代载人火箭地月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7吨 , 新一代载人飞船将可搭载7人且可重复使用 。 这两个“新一代”正力推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升级模式 , 助力实现我国的载人登月梦想 。


【两个“新一代”促推我国载人航天升级,新飞船可载7人,目标转向月球】正如郝淳主任所说:“我相信 , 在不远的将来 , 中华民族千年来嫦娥奔月、蟾宫折桂的神话梦想将会成为现实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