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几天晚上 , 我刚关上灯就听到耳边传来“嗡嗡嗡”的蚊子“叫声” , 起初我以为是幻听了 , 毕竟现在才4月份 , 对于北方来说 , 蚊子出来还有点早 。 但是很快我露在外面的胳膊就有点痒 , 用手一摸起了一个小包 , 这显然就是蚊子了 。
当我打开灯 , 蚊子正趴在床头上 , 没有犹豫一巴掌拍上去直接将它送走 。
【蚊子是如何找到人的,为什么我们不容易用手拍死?】当然 , 这次如此简单地就拍死了蚊子 , 其实是有气温因素的 , 因为蚊子最活跃的温度在30℃左右 , 而如今屋里也就是20℃左右 , 此时蚊子的活性比较的低 。 如果是炎热的夏天 , 我们很难用手快速地拍死一只未进食的蚊子(进食后会影响灵活性和飞行能力) , 这是因为蚊子有一套非常优秀的导航系统 。
蚊子是如何找到人的?蚊子可以说是进化最成功的一种动物了 , 虽然它们是许多动物的猎物之一 , 但是凭借着世界性的分布、庞大的数量成为了我们夏日里最常见的动物 。 而且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能力 , 但却拿小小的蚊子毫无办法 。
当然 , 这除了与蚊子数量众多有关外 ,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 它们善于躲藏 , 蚊子体型很小 , 随便一个阴暗的角落、床底、门缝它们都能藏身 , 而且大多数的蚊子昼伏夜出 , 它们避开了人类比较活跃的白天 , 趁人睡着后偷偷的跑出来吸血 。
那么 , 在漆黑的夜里 , 蚊子是如何准确地找到人的呢?这就与它们的感知系统有很大的关系了 。 蚊子之所以在漆黑的夜里能够准确地找到人 , 与它们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感知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 人在睡着之后 , 用鼻子和嘴巴呼吸 , 此时二氧化碳最浓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头部 , 因为蚊子找到我们的第一站往往就是头部 , 这也是我们能听到蚊子“嗡嗡”声的原因(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 它本身没有发声系统) 。
除了二氧化碳外 , 蚊子还能通过人散发出的气味颗粒来锁定人的所在 , 因为人在夏天新陈代谢速率会增加 , 此时人的汗液排出后会挥发进入空气中 , 形成气味颗粒 。 通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 , 蚊子的触角上有四种感受器:毛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以及瓶形感受器 。
空气中的气味颗粒会通过它触角上的气孔进入其中 , 然后被感受器接收到 , 这些不同的感受器可以感受不同的物质 , 比如毛形感受器就对人发出的气味有着很强的捕捉能力 。
有大量的感受器 , 这些感受器一旦收集到了气味颗粒 , 就能锁定人的大体方向 。 当逐渐飞行人时 , 气味颗粒的浓度与增加 , 最终找到人 ,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 夏天 , 胖人更容易被叮咬 , 男人比女人更容易被咬 。
最后就是温度了 , 由于蚊子是变温动物 , 它们对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 , 而人是恒温动物 , 而且通常人体温度在屋内是最高的 , 这也是蚊子锁定人的一种手段 。
蚊子为什么不容易用手拍死?既然弄清楚了蚊子锁定人的方法 , 它不容易被拍死的原因也就很简单了 , 下面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解释一下:
第一:光线的变化
当我们熄灯后听到有蚊子在耳边 , 第一件事就是起来开灯 , 此时室内的光线由暗突然转明 , 蚊子受到光线的刺激后会迅速地逃离 , 当我们打开灯看到它后 , 它已经将飞行速度拉到了极致 。
虽然蚊子的飞行速度只有0.5米每秒左右 , 但是一秒半米的速度也不算慢 , 再加上我们的眼睛从暗到明需要适应时间 , 所以这时打蚊子通常是打不到的 。
第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推荐阅读
- 腐团儿家中惊现蚊子,高耸部位被叮咬引人瞩目
- ?大熊猫曾经遍布很多国家,但为何最终只存在于中国了呢?
- 人类真的起源于非洲吗,为什么肤色不一样呢?
- 一文读懂碳足迹 碳达峰 碳中和 核算方法/标准
- 又是一颗超级地球,距离地球20光年,科学家认为一定存在生命
- NASA关于COVID-19期间全球大气变化的研究
- 杨培东的伟大成就:研发人工光合作用,让二氧化碳变成汽油、药品
- 蚊子在地球上究竟有什么用?如果全部灭绝,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 《宝可梦》三个绝佳特性的摩鲁蛾,却败在了它虫系的身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