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刑场上说的午时三刻,正当午时,是现在的几点?

古代人若犯法,轻则牢狱,重则杀头,杀头为正法 。

古人刑场上多为斩杀,腰斩,绞刑,刮尸和五马分尸法 。那刑场以外的杀人法就太多了 。

【古时候刑场上说的午时三刻,正当午时,是现在的几点?】古代皇家例律,一般重刑犯人在罪名量刑定刑后,规定例年的秋后处斩 。而秋后处斩的原因是为了踉随一年四季的生旺死绝的自然时序而定的,这是不违背天意,顺从自然的意向 。秋后,万物静止,叶落冰冻,主肃杀也 。所以此时斩杀犯人是其时也,不违背生死之季也 。而杀人用于午时三刻者,因午时阳气最盛之时,可尅极阴 。人斩之其魂魄怕阳而即遁也 。而午时三刻者,是古代人把一天的二十四点刻划成了一百份,每刻份为十四分二十四秒,号称百刻时序,清朝时期,又刻划成九十六份,每刻份为十五分钟 。而午时为古代的十一点至下一点,午时三刻斩杀人者指正午,正午即为十二点正 。三刻者即又加四十五分钟,即为十二点四十五分钟,其时,是一天里日头最毒之时,也是阳气最旺之时,而过了十三点,则阴气又开始上升了 。用阳气最旺之时杀人也是标秉皇权力量的象征,而阳克阴也是最恰之时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