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宇宙世界里 , 用户可以实现元宇宙的建设和参与 。 EpyllionCo管理合伙人、鲍尔元宇宙研究机构联合创始人马修·鲍尔曾表示 , 元宇宙的内容和价值均可由参与者、创建者享有 , 这是识别web3.0的核心标志之一 。
图片来源:Meta彼岸APP截图
速途元宇宙研究院注意到目前在Meta彼岸中的艺术馆不足十家 , 整体界面也看出 , 还有大片的空地有待建设 , 不同的作品展能够让大家在“元宇宙”中一饱眼福 , 但是看完艺术展之后 , “我”走了 , 没有新艺术家或新艺术展入驻之前 , Meta彼岸没有新鲜的内容能吸引“我”经常性的来“观光” , 这是目前Meta彼岸面临的首要挑战 , 也是大多数元宇宙平台所面临的发展瓶颈 。
从平台内容角度而言 , 短期来看Meta彼岸的主要营收主要来自于艺术类数字藏品的交易分成 , 与行业内知名的艺术家合作 , 不仅能够为平台确定调性的同时积累原始口碑 , 更能够避免滥竽充数的作品以及对数字藏品炒作现象进行监管 。
而从技术角度而言 , 不为用户开辟独立的私有空间 , 能够极大减小场景的尺寸 , 降低开发难度与服务器负载方面的需求 。 现阶段Meta彼岸无论在建模、交互、功能上都比较初级 , 也表现出其急于发布“先圈地再招商”的运营逻辑 。
但另一方面 , 社交作为元宇宙的重要场景之一 , 用户私有空间的缺失 , 既不利于用户养成基于社交的生态黏性 , 也无法让用户的数字藏品从数字钱包真正的走向“元宇宙”空间 。 而现阶段“商业街”模式 , 虽然短期内能够为平台带来客观的商务收入 , 但同时也会因为广告推销气息过于浓重 , 长期来看给平台的用户留存埋下隐患 。
以PGC内容拉动流量 , 再以UGC内容提高用户活性与粘性 , 是元宇宙内容社区的重要构建模式 。 Meta彼岸将元宇宙和艺术结合是值得肯定的 , 但目前的Meta彼岸中 , 用户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 只能是参观艺术展后离开 , 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还是未知数 。
此前 , 《2022元宇宙产业趋势报告》中也指出:元宇宙终极形态虽然作为人类的共有平台 , 其本应拥有完全去中心化的属性 。
速途元宇宙研究院认为 , 在Meta彼岸中应该设置有属于用户自己的空间 , 用户所购买的数字藏品能够在“家”中摆放 , 并且助力用户成为创作者也是很重要的拉流方式 , 为用户提供创作品的展馆 , 用户拥有自己的展馆能够去进行分享和拉流 , 裂变效应让人人皆可成为艺术家和参与者 , 这或许是元宇宙+艺术真正所表达的去中心化含义 。
推荐阅读
- 用厨房常见香料生产燃料电池?科学家:并非异想天开
- 科普知识(1)——组成世界的分子
- 人类最早的计算机长啥样?
- 这7张照片仿佛在告诉我们:人体隐藏着一个完整的宇宙
- 双过渡金属 MXene (TixTa4?xC3) 2D 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
- 既有灵性又能认主人的鸟,你知道都有哪几种吗
- 在轨超180天!王亚平太空“出差”图记
- 又是一颗超级地球,距离地球20光年,科学家认为一定存在生命
- 神十三返航倒计时,航天员强化体能做好准备,为何他们要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