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西藏“天然鱼库”鱼量庞大,或达2亿公斤?为何人们不打捞它们?

太原|西藏“天然鱼库”鱼量庞大,或达2亿公斤?为何人们不打捞它们?

文章图片

太原|西藏“天然鱼库”鱼量庞大,或达2亿公斤?为何人们不打捞它们?

文章图片

太原|西藏“天然鱼库”鱼量庞大,或达2亿公斤?为何人们不打捞它们?

文章图片

太原|西藏“天然鱼库”鱼量庞大,或达2亿公斤?为何人们不打捞它们?

文章图片

太原|西藏“天然鱼库”鱼量庞大,或达2亿公斤?为何人们不打捞它们?

文章图片

太原|西藏“天然鱼库”鱼量庞大,或达2亿公斤?为何人们不打捞它们?

文章图片

太原|西藏“天然鱼库”鱼量庞大,或达2亿公斤?为何人们不打捞它们?

文章图片

太原|西藏“天然鱼库”鱼量庞大,或达2亿公斤?为何人们不打捞它们?

文章图片

太原|西藏“天然鱼库”鱼量庞大,或达2亿公斤?为何人们不打捞它们?

文章图片


通常人们在养殖鱼苗时 , 每亩不会放超过1000尾 , 而在西藏的某个湖泊中 , 人们却发现了大量的鱼 , 湖中到底有多少鱼呢?
据估计在这个天然鱼库中 , 鱼量或许高达2亿公斤 。 这个天然鱼库在什么位置?为何会有如此庞大的鱼量?与人类有关吗?鱼对于当地人民有什么意义?
既然鱼量或达2亿公斤如此庞大 , 为何人们不进行打捞?

去西藏你就能看见从未见过的天然鱼库
西藏是我国五大自治区之一 , 也是面积最大的那个 , 由于其位于青藏高原之上 , 所以该地的平均海拔达到了4000米以上 。 冰川雪水是它的特产 , 由其汇集而成的许多湖泊也成为了当地的靓丽风景 。

西藏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
其中有三大圣湖最为著名 , 分别是纳木措、玛旁雍措和羊卓雍措 , 本文所说的天然鱼库就是羊卓雍措 。

羊卓雍措有目前世界上海拔较高的滑翔伞飞行体验项目
天然鱼库的形成原因措在藏语中是湖的意思 , 所以羊卓雍措也被称为羊湖 , 其最引人称绝的是湖泊的环境 , 湖面清澈明亮 , 会随着不同时间的阳光照射呈现出不同的层次的蓝色 , 景色绝美 。 在藏族人民心中羊湖被认为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但耳坠的形状只能在空中或者地图上才能看到 。

羊卓雍措鸟瞰图
当然美色也许会让湖中的鱼类心情愉悦 , 但并不能成为鱼类生存的必备条件 , 更不会是该湖鱼量庞大的主要原因 。
鱼儿们要想繁衍 , 首先得有一个生长的环境 , 羊湖作为喜马拉雅山北边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 有6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供鱼儿们游玩、繁殖 , 想怎么游怎么游 。 深度最高也能达到60米 , 虽然比不上海洋的深度 , 但这也算是有了深水区了 , 鱼类生存的空间又更广阔了一点 。

面积大的羊湖给鱼儿一个天然的“家”
有了栖息地就该解决鱼儿们的温饱问题 , 刚好羊湖也有丰富的鱼饵 , 鱼类大多以浮游生物为食 , 羊湖中就分布有许多的浮游生物 。 完全能够满足鱼类的饮食需求 , 即使数量高达2亿公斤 。

浮生生物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
其次西藏算是我国甚至全世界 , 环境保护得较好的地区了 , 稳定的生态环境让鱼儿们能够安心地繁衍 , 不必担心水污染和某些天敌的出现 。 毕竟羊湖所在的高海拔地区 , 许多动物都无法适应在此生存 , 自然也没什么以鱼为食的动物 。

没有天敌的鱼儿就开始”肆无忌惮的生长
不过该地区还有许多藏族人民在那生活 , 为什么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鱼 , 他们却不捕捞呢?这就要从当地人民的习俗以及生活习惯说起了 。
为何不进行打捞西藏地区的人们之所以不打捞羊湖中的鱼 , 有一个原因是当地人的水葬习俗 。 也许水葬大家没怎么听过 , 但天葬应该都比较熟悉吧 , 其实两者都是一个信念就是把人类还给自然 。

水葬其实就是把尸体放到河水、湖水或者大海中的丧葬仪式
天葬是将死者尸体放到空旷的草原等地区 , 让老鹰、狼等动物吃掉;水葬则是将尸体放到河水、湖水或是大海中 , 让水中的生物分解掉 , 在这个过程中 , 为了防止尸体漂浮在水面上 , 人们还会将石头堆砌在尸体上方使之下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