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要上台演讲了 , 但是赵宝桐的稿子还没有动笔 , 赵宝桐的文化水平并不算低 , 但是写稿子这件事情也需要一点儿天分 。 赵宝桐对着自己的稿子改了几遍 , 还是觉得不顺心 , 将来是要在全国人民面前讲话的 , 要是自己这稿子语句不通 , 那岂不是要在大家面前闹笑话吗?
年纪轻轻的赵宝桐为这件事情烦恼了起来 , 这个时候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 那是一个女记者 , 名叫金凤 。
一见钟情金凤是人民日报派过来采访志愿军的记者 , 白天赵宝桐在火车上见了这位女记者的一面 , 他们坐在一个车厢里 , 几个性格开朗的战友和女记者金凤说了几句话 , 金凤还给他们临时写了篇采访稿子 。
不过性格比较内向害羞的赵宝桐 , 并没有和金凤说上几句话 , 其实金凤不知道 , 赵宝桐对她是一见钟情 。
缘分这回事儿 , 赵宝桐自己也说不清 , 总之他确信自己对金凤非常有好感 , 可是自己和人家姑娘头一天见面 , 要是这么冒冒实实的表白 , 人家肯定觉得自己是个登徒浪子 , 所以赵宝桐当时是一句话都没敢说 。
下了火车之后 , 金凤给几个志愿军留了个电话 , 说过几天还要再来采访 。 赵宝桐当时就把金凤的电话记在了心里 , 到了写稿子的时候 , 赵宝桐忽然想起来 , 如果自己拜托金凤帮自己润色稿子 , 是不是就有机会和喜欢的姑娘说两句话了呢?
赵宝桐来到电话面前 , 鼓起了很大的勇气 , 才把电话拨出去 。 在赵宝桐看来 , 自己当年上战场的时候都没这么紧张过 , 听到电话那边金凤的声音传来 , 赵宝桐更紧张了 , 结巴了半天才说明自己的来意 。
金凤听说赵宝桐要找自己改稿子 , 立马表示 , 一篇稿子而已 , 自己帮志愿军做点事情 , 高兴还来不及 。 金凤也怕自己写不好 , 所以让赵宝桐讲讲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 , 也好在稿子上多写几段 , 到时候演讲也精彩一些 。
即便是战斗英雄 , 在面对自己心爱的女孩的时候 , 也同样是个青涩的大小伙子 。 赵宝桐就这样结结巴巴的和金凤说了好几个小时 , 把自己在朝鲜战场上的所见所闻都讲给金凤听 。 金凤在电话那头越听越感兴趣 , 她忍不住地鼓励赵宝桐多说一些 , 自己又记了满满一笔记本的素材 。
赵宝桐也是越说越高兴 , 两个人竟然就这样一直聊到了晚上 , 直到战友催促赵宝桐过去吃饭 , 赵宝桐才后知后觉地放下电话 。 第二天早上 , 金凤又给赵宝桐打电话说稿子改好了 , 请他看一看 。
赵宝桐急急忙忙赶到门口 , 发现金凤正捧着笔记本等着自己 , 赵宝桐一下子又紧张得脸红起来 。 金凤把稿子塞到了赵宝桐手里 , 赵宝桐一看 , 这份稿子写了快要上万字 , 文笔通顺 , 感情真挚 。
赵宝桐非常佩服的对金凤说:“你不愧是专业的记者 , 写的就是比我好 , 你真了不起!”
金凤听到赵宝桐这样夸自己 , 不由地笑了起来 , 金凤跟赵宝桐开玩笑说:“我才写了几篇稿子 , 你就说我了不起了 , 那你可要比我了不起多了 , 你可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赵宝桐听了这话 , 脸更是红透了 。
金凤和赵宝桐说:“你还有没有事?你要没事 , 我要回编辑部工作了 。 ”
赵宝桐一看金凤要走 , 又是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 憋了半天才问金凤:“你周末有没有空?咱们上中山公园散散步吧 。 ”
金凤便转过身来说:“行啊 , 不见不散!”
周末两个人如约到了中山公园 ,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战场上的事情 。 金凤问赵宝桐:“你在战场上 , 会不会也害怕死亡呢?”
赵宝桐说:“上了战场 , 对死亡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 ”
金凤问:“是什么感受?”
赵宝桐说:“童年的时候 , 很多次是可能随随便便就死去的 , 就像是一株被践踏的小草一样 , 死的无声无息 , 死的毫无意义 。 参军后 , 懂得了阶级、民族、国家的责任和价值 , 把个人的生命跟这些联系起来 , 为它们战斗而死 , 非常值得!”
【1952年,空军英雄赵宝桐对女记者一见钟情,记者:答应我三个条件】
听了赵宝桐这一番话 , 金凤心中也涌出了别样的情愫 , 她从未见过这样的青年 , 她对眼前这个小伙子生出了无限的好感 , 于是两个人又约定 , 下个星期天依然在中山公园碰头 , 去看一场电影 。
从电影院出来之后 , 金凤问赵宝桐要不要去照相馆照张合照 , 当时青年男女往往用交换照片当做定情信物 , 金凤话中的暗示不言而喻 , 赵宝桐说不出话来 , 只能连连点头 , 表示当然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