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便笑着牵着赵宝桐的手进到照相馆 , 照了一张合照 , 两个人一人一张 , 分别保存着 。
金凤问赵宝桐:“你过去和女孩子照过相没有?”
赵宝桐赶紧摇头说:“不不不 , 我过去跟别人照过相 , 但是没有单独合照过 , 那都是采访的时候 , 或者活动的时候必须跟别人照一张 , 但是我跟你照的相不一样 , 真的不一样……”
终成眷属金凤看到眼前这个男孩儿如此害羞 , 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感动 , 赵宝桐这个时候也终于鼓起勇气 , 趁热打铁问金凤:“你能不能做我的对象呢?”
金凤没有立刻回答 , 而是问赵宝桐:“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对象?”
赵宝桐说:“我想要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 。 ”
金凤思考了一会儿 , 对赵宝桐说:“你很吸引我 , 我想要做你的对象 , 但是你能不能答应我三个条件?”
赵宝桐说:“别说三个 , 三十个也行 。 ”
金凤说:“你先听听吧 。 ”
于是赵宝桐便静静地坐下来 , 听金凤讲她的三个条件 。
金凤讲的三个条件是 , 第一 , 结婚之后 , 她不要做家庭主妇 , 依然要出门独立工作 。
第二 , 金凤不愿意当随军家属 , 因为这样她就没有办法留在编辑部了 。
第三 , 金凤告诉赵宝桐 , 编辑部里大多数都是男同志 , 她这样的女同志比较少见 , 但她希望赵宝桐不要因为这样就阻止她的工作 , 理解自己对于事业的追求 。
金凤的意思很明确 , 她非常喜欢赵宝桐 , 但是爱情与事业同样重要 。 至少 , 她不会因为儿女之情就放弃自己一直热爱的记者工作 。
赵宝桐听到这三个要求 , 反而更喜欢金凤了 , 他对金凤说:“你的独立自主 , 自信大方 , 正是你打动我的地方呀 , 我当然完全支持你的工作!”
就这样 , 两个年轻人谈起了恋爱 , 大部分人是支持的 , 但也有一部分人反对 , 因为两个人确定关系只用了半个月 , 但是大家思想比较保守 , 觉得他们因为“一见钟情”就决定终身大事 , 太草率了 , 肯定不长久 。
赵宝桐听了这些反对的声音 , 心里当然不舒服 , 不过他总不能当面和别人吵架 , 所以自己生闷气 , 有一次赵宝桐和空军司令刘亚楼谈工作 , 说起这件烦心事 , 刘亚楼一听哈哈大笑 。
他对赵宝桐说:“年轻人谈个恋爱 , 你管别人说什么 , 要我说 , 你眼光很好嘛!”
刘亚楼又说:“你该早说 , 你的对象来我们这里采访过 , 早知道是我们自家人 , 就该让你去和她聊几句嘛!”
刘亚楼对于这对年轻人 , 刘亚楼非常支持 , 一个是空军英雄 , 一个是工作出色的女记者 , 怎么看怎么般配 。
再说 , 赵宝桐工作特殊 , 随时有在战场上牺牲的风险 , 作为记者的金凤和赵宝桐谈恋爱 , 也要担惊受怕 , 但是金凤从来不提及自己的难处 , 她虽然说着要赵宝桐支持自己的事业 , 但她何尝不是全力支持着赵宝桐的事业呢?爱情都是相互的 。
刘亚楼这么一想 , 觉得这个女孩子更加难得了 , 所以刘亚楼以长辈的身份嘱咐赵宝桐 , 让他不要错过这么好的女孩子 。 赵宝桐和金凤都工作繁忙 , 但是两颗心依然紧紧依偎在一起 , 确定关系后不久 , 赵宝桐重返战场 , 金凤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
1953年8月 , 赵宝桐再一次从战场上回来 , 这一次 , 他终于可以在战友们的祝福下 , 迎娶自己心爱的姑娘 , 大家戏称这是人民空军和《人民日报》的联姻 。
婚礼上 , 所有人都为他们送上了祝福 , 他们的爱情从偶然的相遇开始 , 在战火的考验之中更加坚固 , 英雄和他的心上人走在了一起 , 这段爱情故事在人们的祝福中走向了属于两个年轻人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