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长期生活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二 )


你要知道 , 新加坡的华人占比70%以上 。
部门领导就是华人 , 因此我们整个部门的人大多数都讲着普通话 , 交流流畅 。 如果是外企或者本地企业印度人管理的部门 , 那就得会英语了 。
不过 , 我也不怕 , 以前英语便学得不错 , 在新加坡上大学之后英语更是熟练了 , 完全可以顺畅交流 。

饮食还习惯吗?
对比西方国家的饮食 , 新加坡的饮食已经算很好了 , 很接近国内 , 毕竟这里也生活着很多华人 。
中午和同事们吃饭 , 大家会相约吃炒牛河、蒸饺、烧鹅饭 , 麻辣香锅也是大部分新加坡人的最爱 。 除了中餐 , 东南亚的各种美食 , 比如泰国冬阴汤、越南牛肉河粉也很对国人的胃口 , 吃完饭后再喝杯珍珠奶茶 , 已经很贴近国内烟火地气的生活了 , 这在欧美不可想象 。
不过 , 中餐的“款式”还是没有国内那么丰富多彩 , 这算是一点小遗憾了 。
因此 , 我也会经常自己买点菜回去

新加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有 , 肯定有啊 , 哪有什么地方是十全十美的!
(1)新加坡人对中国人的态度不尽如意
在新加坡 , 上了年纪的人 , 多数对中国怀有善意 , 但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 , 特别是一些被“西化”的年轻人 , 对中国人很是排斥 , 有些人甚至不屑于将汉语 。
(2)气候不好
之前也说到过 , 新加坡的一年四季都是夏天 , 又热又潮湿 , 我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 。

(3)中餐没国内的好吃
有些中餐新加坡没有 , 有的中餐又没国内的那么好吃 , 可能是被国内的饮食把胃养挑了吧 。
(4)市场不够方便
没有国内那么方便的市场 , 一些小众的东西会比较贵 。
(5)买车真的是太贵了
在新加坡 , 月入2万以上都不敢轻易买车 。
你能想象这里买辆车有多贵吗?为了限制新车数量的增长 , 新加坡制定了车辆配额系统 , 然后发布了一定数量的COE ,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拥车证” , 这需要消费者通过竞拍的方式来获取 , 出价越高 , 得到几率才更大 。
目前 , CEO的价格最低也要折合人民币13近万元 , 这部分价格需要算到车价里 。
而有了CEO之后 , 还有各种各样的税费 。
这导致在新加坡买辆迈腾、model3至少要90万 , 就连一辆飞度都要40多万!

……
新加坡的那些事儿(1)亲近自然
被称为“花园城市”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 碧海蓝天 , 这里到处是茂密的树林 , 城市绿化率极高 , 公园里很容易见到各类鸟、松鼠、蜥蜴、猴子啥的 。
(2)公共交通系统很发达 , 地铁覆盖全岛 , 且一般会运营到11:30 , 跨年夜和中国新年夜等重大节日会延到2点 。
(3)政府工作效率挺高 , 有时候向政府咨询或投诉一件事发封邮件就可以 , 收到后会有人专门跟进 , 很快就有人告诉你处理结果 。
(4)公私分明 , 上班时间就是上班时间 , 休息了就是休息了 , 一到周末节假日 , 同事之间基本不会联系 , 私人时间得到充分尊重 , 周末跑到CBD会发现 , 基本没什么店铺开业 。
(5)在新加坡 , 最容易触犯的法律就是乱扔垃圾 , 这是被认为极不礼貌的做法 , 最高会被处以1000新元的罚款 , 还有可能在劳动法令下受罚 。

(6)在新加坡对于公共环境的卫生保护都有很严格的措施 , 随地吐痰、上完厕所不冲水等对我们而言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小问题都被纳入了法律系统中 , 除了经济罚款外 , 还会受到劳动法定下的双重处罚 。
(7)新加坡等级差异还是很苛刻的 , 对于皇室不敬可能会有吃官司的风险 。
(8)新加坡的很多女人都不做饭 , 有些人家里厨房连燃气都没通 。
(9)新加坡 吃饭的时候喜欢用纸巾占位置 , 只要看到桌上有纸巾就代表有人 。
(10)新加坡的生活节奏还是挺快的 , 这个可以从当地人的走路速度看出 。

(11)新加坡人的日常穿搭很随意 , 只要求舒适 , 人字拖和短裤成为很多人的首选 。
(12)新加坡开车是向左行驶的 , 车的方向盘也在右 。
(13)当地的老人工作热情非常高 , 很多岗位上都有老人在工作 。
(14)新加坡有二三十个图书馆 , 分布在全岛各地 , 往往住的地方附近就有一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