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把生命交到我们手上,我们就得对生命负责!”的启示】

文章图片

作者童其君系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4月16日上午 , 一朵红白伞花在中国西北上空绽放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大伞的护佑下飘然落地 ,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安全回家 。 神舟十三号采用快速返回方案 , 回家时间并不长 , 这期间 , 除了3名航天员的身体状况备受瞩目 , 就属最后时刻展开的这把巨大的生命之伞了 。 (4月16日《中国青年网》)
神舟十三号乘组安全胜利凯旋的背后 , 除了4台反推着陆发动机完成关键“刹车”和惯性导航设备精准定位东风着陆场的“黑科技”之外 , 还得益于世界上最大环帆伞保障航天员安全落地的这一“黑科技” , 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包进进说的“航天员把生命交到我们手上 , 我们就得对生命负责!”这句话则给人启示多多 。 她说 , “越是成熟的型号越要谨慎 , 别人干分系统总体的时候 , 一切都顺利 , 不能坏在我身上 。 ”
?由此 , 我联想到这样一则质量小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 , 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的真实故事 。 在当时 , 降落伞的安全度不够完美 , 即使经过厂商努力的改善 , 使得降落伞制造商生产的降落伞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99.9% , 应该说这个良品率即使现在许多企业也很难达到 。 但是美国空军却对此公司说 No 他们要求所交降落伞的良品率必须达到100% 。 于是降落伞制造商的总经理便去飞行大队商讨此事 , 看是否能够降低这个水准?因为厂商认为 , 能够达到这个程度已接近完美了 , 没有什么必要再改 。 当然美国空军一口回绝 , 因为品质没有折扣 。后来 , 军方要求改变了检查品质的方法 。 那就是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 , 随机挑出一个 , 让厂商负责人装备上身后 , 亲自从飞行中的机身跳下 。 这个方法实施后 , 不良率立刻变成零 。
“航天员把生命交到我们手上 , 我们就得对生命负责!”和“99.9%合格率的降落伞”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处 。 现实工作中 , 笔者不无忧虑地发现 , 不少人干事时常存有“差不多”的心态 , 对于领导或者客户所提出的要求 , 即使是合理的 , 也会觉得他们吹毛求疵而心生不快!认为差不多就行 , 何必认真 , 但就是许多的差不多 , 人间悲剧由此而生 。
载人航天 , 人命关天 。 降落伞产品是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关键产品 , 生产过程复杂 , 关键控制环节多 , 从加工、包装到装配均为手工操作 , 因此每艘飞船降落伞产品的质量要求可以说是极为严苛、不容有失 。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水平 , 多年来 , 一群身在北京航天城的80后90后“航天绣娘” , 她们用航天人的赤子之心和对生命的敬畏 , 潜心守护航天员的安全回家路 。 他们一方面像照护自己的孩子般为大伞做“体检” , 另一方面 , 用心缝好每一针 , 因为成功 , 只能成功 。
百年大计 , 质量为本 。 无论你犯了多少错 , 无论你进步得有多慢 , 你都走在了那些不曾尝试过的人的前面 。 我们换个角度去细细想想 , 即便有99.9%的成功率 , 也不能忽视那0.01%的质量问题 , 大家肯定都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在工作中做到100% , 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