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鸟飞 , 有蝉鸣、有晨起的炊烟袅袅......远离喧嚣、冲破束缚 , 去感受人间烟火 , 这大概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吧~
在昆明周边 , 就分布着一些各具特色的古村落 , 百姓们在村里安居乐业~其中 , 位于昆明西山区团结街道的一个古村落每天都会吸引不少游客 , 尤其是村口的一家面包店 , 开店一年多 , 便成了“网红” 。
来到团结街道的乐居古彝村 , 从牌坊走进来以后就来到这个古色古香的村庄 , 走在村庄的小路上 , 身旁有上百年历史的古墙 , 在这里 , 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减速键 。
池塘边 , 绿树下 , 一座座一颗印民居错落分布在半山腰 。 红墙绿瓦间 , 人们食素、喝茶、会好友 , 时不时还能闻到村口的阵阵面包香 。
虽然说是古彝村 , 但是记者走进村庄之后 , 发现了很多现代气息的咖啡厅和民宿 ,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
经营者 赵皓帆:“我们选择来这个地方做 , 因为它远离城市的喧嚣 , 我们可以用一些古老的烘焙面包的方法 , 比如用土窑来制作欧包 。 ”
一年多前 , 赵皓帆和两个朋友将面包店开在了乐居古彝村 。 用果木炭升火 , 再以土窑烤制 , 他说 , 正因为自己和朋友对于面包品质的考究 , 才有了山间的这家面包店 。
经营者 赵皓帆:“团结乡这个地方很多果园 , 土窑需要果木 , 还有这个村子的山泉水比较好 。 ”
渐渐地 , 面包香越飘越远 , 知道古村的人越来越多 。 想要安安静静地做一个烤面包的“工匠” , 这件事对于赵皓帆来说 , 显然在目前是不太可能了 。
经营者 赵皓帆:“首先是有这个村庄的天然古朴 , 原来的文化、建筑吸引我们来到这里 , 我们又把一些想法 , 通过比如速食店、咖啡馆、面包坊 , 还有精品客栈呈现出来 , 多元化以后 , 来的人就很多 , 大家慢慢把这里带起来 , 是相辅相成的 。 ”
“乐居”源于彝语“洛吉”的谐音 , 意为石山脚下的村庄 。 乐居者 , 安居乐业也 。 除了赵皓帆 , 还有很多经营者因为同样的原因来到乐居古彝村 , 做乐居者 , 安居乐业 。
乐居古彝村其实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彝族村落 , 和其它古村落一样 , 曾经的乐居村同样面临着“空村”的危机 。 不过如今的乐居村 , 不仅保留了自身的特色 , 还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
还没进入村落 , 一块石碑便赫然立于村口的小桥边 , 石碑上撰书:西北逶迤 , 有乐居一隅 , 彝族先民 , 兴屋建瓴 , 曲折垒叠 , 慎乎惜地也 , 故皆仿“一颗印”式 。
乐居村的与众不同 , 主要源于它的“一颗印”建筑 , 至今保留着80多栋 , 是昆明少有的古村落之一 。 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 , 正如它的名称“乐居”一样 , 村民们安居乐业 , 是这里曾经的真实写照 。 可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 , 在时光慢慢的古村里 , 矛盾逐渐出现 。
西山区团结街道龙潭社区书记 郎兰:“在70年代 , 这里居住着村民700多人 , 主要以彝族为主 , 我们民风淳朴 , 每年的火把节这里都很热闹 , 后来年轻人都进城找工作 , 村子里逐渐只留下了儿童和老人 , 房屋年久失修 , 道路坑洼泥泞 , 有成为空村的趋势 。 ”
推荐阅读
- 昆明|推荐一个疫情后值得去隐居的地方,交通发达,有山有水消费还低
- 昆明|屠榜小红书,这座全国“最色”的城市,你去过吗?
- 云南石林|英国游客参观“云南石林”后的感受:门票上百元,感觉很疑惑!
- 昆明|喜欢旅游的人,这几个地方不容错过,让你有不一样的收获
- 昆明|为了诗和远方,用10字辞职的女教师,终究还是没能过成梦想的样子
- 昆明|昆明又一小众公园走红,风景优美宛如海滨,还被誉为“高原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