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的「神秘面纱」,应该让科研数据来「揭开」!( 二 )



图2 研究结果(图源:[1

结果发现
1、连花清瘟显著抑制Vero E6细胞中SARS-CoV-2的复制;
2、连花清瘟 显著降低mRNA水平 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CCL-2/MCP-1和CXCL-10/IP-10)的产生;
3、连花清瘟处理导致细胞中病毒粒子的异常颗粒形态 。

临床研究
连花清瘟降低新冠感染率
2021年11月 , 河北省总队医院医学影像科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研究团队在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发表题为“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anhuaqingwen Capsul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 Prospective Open-Label Controlled Trial ”的研究成果[4
。 结果发现连花清瘟在降低密接感染中 , 作用不大 , 但可有效降低次密接感染 。

图3 研究成果(图源:[4

此项研究招募了1976名COVID-19密切接触者(包括二级密切接触者) , 给予治疗组(n=1101)服用连花清瘟胶囊 , 剂量为每次4粒 , 每日3次 , 连续14天 。 对照组(n=875)不予用药 , 正常隔离观察 。 两组患者的一般治疗均依据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 通过鼻咽拭子检测新冠病毒核酸 , 统计阳性率 。
结果发现
1、治疗组核酸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27%和1.14%;均数差:-0.87%;95% CI:-1.83~-0.13;);
2、 针对不同密切接触状态的受试者, 在密切接触者中 , 治疗组和对照组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45%和11.43%; ) 。在二次密切接触者中 , 治疗组核酸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09%和0.71%; );
3、没有报告严重的不良事件 。

2021年5月 , 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河北医科大学以岭医院研究团队在Ptytomedicine发表题为“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anhuaqingwen capsules a repurposed Chinese herb in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的研究成果[5
。 结果发现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 服用连花清瘟胶囊的患者在14天内的临床症状消失率更高 , CT好转率与病毒核酸检测转阴等指标显著提高 。

图4 研究成果(图源:Ptytomedicine)
该项研究招募了284名新冠感染者 , 并均分两组(连花清瘟治疗组和对照组) 。
结果发现
1、连花清瘟治疗组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5%vs82.4% , P=0.022);
2、连花清瘟治疗组症状恢复的中位时间明显缩短(中位数:7天vs10天 , P<0.001);
3、连花清瘟治疗组的发热(2天vs3天)、疲劳(3天vs6天)和咳嗽(7天vs10天)的恢复时间显著缩短(所有P<0.001);
4、连花清瘟治疗组的胸部CT表现的改善率(83.8%对64.1% , P<0.001)和临床治愈率(78.9%vs66.2% , P=0.017)较高;
5、在转为重症病例的比率或病毒检测结果方面没有差异(均P>0.05);
6、没有报告严重的不良事件 。
从非典到流感再到新冠肺炎 , 连花清瘟胶囊的身影无处不在 。 人们对连花清瘟的质疑也起伏不断 , 这一切归因于无法说明的中药药理 , 无法解释的“万金油”效应 。 新冠肺炎期间 , 中医中药的抗疫效果 , 有目共睹 , 但连花清瘟的实际药效未被严格证明 , 加上以岭药业的商业属性 , 自然而然会使大众产生疑虑 。
西医的理论在适配中医研究时障碍重重 , 比起西医的立竿见影 , 中医的治疗显得“慢工细活” , 无法言明的中药化学成分和不良反应 , 也让众多习惯西医治疗的人们存有疑虑 。 科学虽然不能解答所有问题 , 但科学会告诉我们部分真相 。 最近的科学研究数据反馈连花清瘟的确具有抗新冠病毒的能力 , 但在治疗新冠方面 , 仍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证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