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双缝实验更恐怖,贝尔不等式检测,世界真实存在性迎来终极判决( 二 )


叠加态和不可预知量子力学解释为这是粒子的叠加态和测量所导致的坍塌 , 简单地来解释就是 , 粒子在进行观察之前存在各种方向的运动状态 。 当观察者进行观察时 , 原本的测量也导致了粒子运动的坍塌 , 这种运动状态就被确定了 。 这在后来也被称作为“测不准原理” 。

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
当时科学界有两位物理明星 , 一个是爱因斯坦 , 一个是玻尔 。 爱因斯坦认为这不符合物理逻辑 , 同时也证明了量子力学并不完美 , 它不能很好地解释粒子的运动 。
但玻尔却认为量子力学不会用不恰当的经典概念来解释这种现象 , 量子力学会寻找新的概念来解释这些问题 。 爱因斯坦认为要解释这个现象应该存在一个局部隐变量的问题 , 这种隐变量干涉整个过程 , 导致结果出现改变 。

一个是爱因斯坦 , 一个是玻尔都是物理界的天才
之所以爱因斯坦和玻尔会出现这样的争执 , 是因为在爱因斯坦的研究中 , 他认为物质的属性是事先就确定好的 , 和观测没有关系 。 而玻尔认为物质的属性并不是事先确定的 , 只有当人们进行观察时才会进行确定 。

与观察是否有关呢
局部隐变量正是爱因斯坦对自己的定域性假设做出的一种完善 , 不少科学家都认为一个物理理论对事物本质的描述是完备的 , 因此物理现象的每个要素都存在相应的对应量 , 这也是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并不完善的一个地方 。
而到了量子力学研究的中期阶段 , 量子纠缠的发现更是让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感到不可理喻 , 由此批判了以玻尔为代表的量子力学研究人物 。 定域论只允许某个区域的事件不超过光速运动进行传递 , 然而量子纠缠却不遵循这种原理 。

爱因斯坦把量子纠缠称为“鬼魅”一样的超远距离作用
一直到爱因斯坦去世后 , 量子力学的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验解答 , 直到贝尔将自己的局部隐变量公式公布出来 , 也就是贝尔公式 。
结果是否存在 , 世界是否真实?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争论可以理解为“出生确定”和“观测确定” , 在贝尔对量子纠缠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后 , 他推断测量结果取决于每一半内隐藏变量的假设 , 局部隐变量模型可以重现量子力学的预测 。 但之后他证明这不能普遍成立 , 这便是后来的贝尔公式 。

贝尔公式
换句话说 , 贝尔证明了定域性和隐变量不相容 。 如果一个隐变量定理是正确的 , 那么一定出现一个满足物理现象 , 一个会限制物理现象 。 如果该不等式给出的这个限制不满足 , 那么就不存在正确的隐变量 。

贝尔
另一方面来看 , 量子力学和贝尔公式颠覆了人们寻常的认知 , 结果先于原因 , 并没有所谓的预测 , 一切的结果只是人们的观察所导致 , 世界的真实存在性迎来了终极判决 。 贝尔不等式还说明了一个问题 , 局域性和实在性至少有一个有问题 , 或者两个都有问题 , 不可能同时存在 , 这在后来也证明了量子力学中的不可观测性 。

观察才存在
【比双缝实验更恐怖,贝尔不等式检测,世界真实存在性迎来终极判决】现在关于量子力学中的这种不可预知和不可确定 , 放在现实中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的活动 , 每个选择带来的结果都是随机的 , 只有当我们确实观察到事件本身 , 这件事才存在 。 因此这个问题也被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思考 , 我们生活的世界究竟是否是真实的?这一切或许都是模拟出来的 , 客观世界确实存在 , 但是未来不可预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