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一生究竟是怎么样的?( 二 )


此时 , 将树枝伸进洞里 , 知了猴就能自己抓住树枝 , 然后小心地向上提 , 不一会就能把它逮住了 。

等抓一个小时左右 , 就能听到母亲满村子喊自己名字的声音 , 然后飞奔回家 , 吃饭 。 吃过晚饭后 , 重头戏来了 , 拿上手电筒 , 带上一个塑料桶 , 再喊上几个小伙伴 , 这时就能“照知了猴”了 。
一般情况下夏天从7点左右开始 , 知了猴就陆续的钻出洞开始爬树了 , 时间越晚 , 照知了猴时树干的高度就需要越高 , 如果是到了晚上10点以后 , 那它们基本上都在离地4米以上的位置了 , 而且此时还能找到“软皮蝉”(刚刚蜕化时 , 蝉的外壳很软 , 呈白色) 。

一般情况下 , 一晚上一个人至少能找20-30个知了猴 , 我最多的一次跟弟弟一起找了100多个 。 这些知了猴不仅仅会成为第二天油炸的对象 , 在晚上知了猴较多的树林边上 , 许多人会拿着手电筒等着收购 , 记得小时候一个知了猴最早的时候能卖2毛钱 , 而当时的冰糕和冰块5分钱一支 , 雪糕1.5毛一支 , 所以每天出去找知了猴 , 一个夏天的冷饮就不需要像父母要钱了 。

除了知了猴给我们的馈赠外 , 我们这还有抓蝉的习惯 。 在夏日里 , 早上五六点钟蝉就按奈不住 , 准备高歌一曲了 , 但是我试过 , 上午的蝉很难抓 , 它们警惕性很强 , 而且我发现天气越热 , 蝉越“懒” , 所以我们都是吃过中午饭 , 顶着大太阳出去抓蝉的 。

当时 , 抓蝉的所有工具都是自制的 , 找两个竹竿 , 一根粗一些 , 一根细一点 , 用铁丝把它们绑在一起增加高度 , 然后搞一碗面粉 , 加点水揉成团 , 再放到水里洗 , 一直洗到清水 , 那么就得到了粘蝉的神器-面筋了 。
将面筋缠在竹竿的头上 , 然后去蝉叫得欢的地方 , 开始粘知了 , 一下午的收获也有几十上百个 , 油炸一下 , 不比知了猴的口感差 。

总结蝉的一生包含了卵期、若虫期以及成虫期 , 在这三个时期中 , 无论是哪个时期单独拿出来都不止3天 , 况且若虫期至少有3年 , 最长可达17年 , 即便是成虫后 , 它们也至少能活7天以上 , 最长可达2个月 。
【蝉的一生究竟是怎么样的?】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 , 近些年的蝉和知了猴比我们小时候要少多了 , 其实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树木的减少、污染(包括农药、工业污染)等因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