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贝加尔湖深1637米,作为世界第一深湖已够深了,为何还在加深?( 二 )



显而易见 , 其深度加深的原因 , 根源就是板块的运动 。
因为板块的运动分为两种 , 一种是挤压运动 , 另一种就是可以形成东非大裂谷景观的张裂运动 。
简单来说 , 板块的张裂运动 , 就是两个甚至多个相邻板块朝向不同的方向运动着 。
本来板块的初始状态是相邻的 , 它们之间没有间隙 。

但是由于背道而驰的地质活动 , 板块之间的间隙就会出现 , 并且会不断地被拉大 。 一般出现在这些间隙周围的区域都被称为张裂区 , 间隙大的就被称为裂谷 。
而贝加尔湖的地理位置就是欧亚大陆上板块活动强度最大的裂谷 , 虽然与东非大裂谷相比 , 世界地图上面并不能清楚的看到贝加尔湖的裂谷奇观 , 但是其内里隐藏的深度仍能让深入了解过的人惊奇不止 。

的确 , 东非大裂谷即使是在世界地图上 , 还是能大体观摩到裂谷的裂缝 , 远远看着 , 就像地球本身存在着的一条伤痕 。
自然 , 东非大裂谷的裂缝也是在不断地加大的 , 不止是深度 , 还有裂谷两边的距离 。
有科学家曾对东非大裂谷的运动进行推测过 , 预计在两亿年后 , 不断向两边活动着的东非大裂谷最终会分化成两个大陆 , 进而演变成两个大洲 。

由此可见 , 贝加尔湖的深度也会不断地延伸下去 ,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这个称号 , 不出意外的话 , 贝加尔湖会一直维持下去 。
对于这个宝藏圣地 , 我们也是早早发现了 , 并且也尝试过将这个湖泊变成我们的领地 。
只是由于多种原因 , 一纸《尼布楚条约》将贝加尔湖划分为了俄罗斯领土 , 我们与贝加尔湖的缘分似乎已经尽了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贝加尔湖深1637米,作为世界第一深湖已够深了,为何还在加深?】
只是前段时间引起纷议的中俄贝加尔湖协议 , 又给我们带来了念想 。
贝加尔湖成为俄罗斯领地之后发生的变化早在西汉时期 , 贝加尔湖就在我们的历史上初露头角 , “北海”之称就是证明 。

只是那些时期 , 人类的领土政权本就混乱 , 经常易主 , 贝加尔湖作为一个宝藏圣地 , 在被我国清朝掌控之前 , 已经先后经历了十代主人的变迁 。
可惜 , 中国并不是贝加尔湖最后的主人 , 只是它的第十一代主人 。
在那个时期 , 沙俄才是它的最后一任政权拥有者 。

作为前后任主人 , 清朝和沙俄自然也在贝加尔湖领土上有过摩擦 , 但是最终还是先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 《布连斯奇条约》 , 正式划分清楚了俄罗斯和中国的边界领土 。
得到了这个宝藏之地 , 对俄罗斯的长期发展而言 , 意义深远 。
贝加尔湖为俄罗斯的煤炭出口 , 工业开发等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贡献 。

在得到贝加尔湖之后 , 俄罗斯当时对其只是一味地索取 , 而这些行为最终造成了贝加尔湖被过度开发的悲剧 。
乱砍乱伐带来的不仅是湖泊周围土地的破坏 , 其产生的垃圾也进一步造成了湖泊水质的恶化 。
被污染的水质自然也不能给湖水中的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 比如鲤鱼和海豹的数量就在1945年前后减少了百分之五十 。

好在俄罗斯及时止损 , 在1969年就推出了相关法律来保护贝加尔湖的自然资源 , 之后就一直致力于保护贝加尔湖 , 直到现在 , 贝加尔湖在俄罗斯政府的不懈努力下 , 已经成功被录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名录 , 在其周围建立起来的自然保护区 , 在世界上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
而中国与贝加尔湖的缘分也没有消失 , 正是俄罗斯对自家湖泊的保护 , 其水质一直保持着良好状态 , 水资源也依旧丰富 。

我们国家之前一直深受西部荒漠的困扰 , 水资源短缺就是一个原因 。
而贝加尔湖的地理位置恰好与我国西部相邻不远 , 其丰富的水资源也可以解决西部荒漠的燃眉之急 。
所以 , 中俄贝加尔湖协议一经推出 , 才会引起众多纷议 。

贝加尔湖的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贝加尔湖浑身都是宝 。 这个湖泊不仅“中用” , 也很“中看” 。

它的观赏价值也被俄罗斯不断地开发出来了 , 比较有名的有奥利洪岛 , 哈伯伊角等风景名胜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
值得一提的是 , 贝加尔湖作为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 , 我们要懂得取之有道 , 及时止损的道理 。

毕竟大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底线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