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杭州体验城市山水!( 二 )


位于静慈寺前的雷峰塔就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著名的一座 。 这是一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佛塔 。 始建于公元11世纪的北宋天宝八年 。 它位于杭州西湖南岸的南屏山麓 。 夕阳西照 , 塔影横空 , 金碧耀目 。
雷峰塔却经历了太多的波折 , 曾遭雷击破坏 , 多次毁于战火 。 明嘉靖年间 , 倭寇入侵杭州放火烧毁了雷峰塔 。 残塔在西湖之畔寂静的孤立了400年 , 直到1924年轰然倒塌 。 鲁迅先生据此写出了著名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 。
说到雷峰塔 , 不能不提《白蛇传》 。 《白蛇传》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 , 《新白娘子传奇》这部电视剧看过的人一定不少 。 白娘子和许仙的凄美爱情曾让无数人唏嘘不已 , 为之动容 。 现在大家看到的雷峰塔是2002年根据历史资料重新修建的 。
“断桥残雪”

白娘子 , 雷峰塔 , 断桥 , 让西湖的山水充满了弄弄人间情谊 。 在著名的“西湖十景”中最著名的当属“断桥残雪” 。 杭州地处江南 , 大雪天比较罕见 。 一旦下雪 , 西湖便会呈现出与平时大不一样的雪湖美景 。 据说这时候白堤上的“断桥”会出现奇特的景观 。 雪停之后朝阳的一面冰雪消融 。 背阴面却冰雪覆盖 。 堤上远看 , 好像桥与堤断开了一样 。
被西方人比作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 他们的蟹逅也发生在西湖断桥 。
三潭映月
【|来杭州体验城市山水!】
西湖十景中的“三潭印月”为中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 他取湖中淤泥在岛周围筑堤坝 , 形成了湖中有岛 , 岛中有湖的格局 。 宛若仙山琼岛 , 又称“小瀛洲” 。 “三潭映月” 景观多层次 , 空间多变化 , 建筑布局匠心独运 。 “三潭映月”的主景是苏东坡治理西湖时 , 在湖水最深处树立的三座塔标 。 据说每逢中秋佳节 , 皓月当空 , 人们在塔内点着蜡烛 , 洞口蒙上薄纸 , 烛光外透 。 这时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 , 呈现“”天上月一轮 , 湖中影成三”奇妙景色 , “三潭映月”也就由此得名 。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赏月胜地 。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中最能够让我们看到当年宫廷生活镜像的地方 。 “曲院”是当时南宋朝廷皇家酿酒的作坊 。 由于当年的西湖水质清澈甘冽 , 用西湖水酿造官酒盛极一时 , 据说当时南宋朝廷每年可得西湖酒税二十万两白银 。 “风荷”说的是这里是夏天观赏荷花最好的地方 。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是以吴昌硕为代表的一群金石艺术家建设的一个院子 。 吴昌硕是书画金石界的一代大师 。 西泠印社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 , 各具特色 , 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 有优雅清净的竹阁柏堂 , 有曲径通幽的鸿雪小径 , 有别具一格的建筑小屋 。 “华严经塔”形制不大 , 外形秀丽而简单同西泠印社交相成趣 。 白石砌筑 , 八面十一级 , 石座边缘刻着十八罗汉像和《华严经》《金刚经》经文 。
西泠印社为西湖山水增添了一些书香气息 。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 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 , 盛赞西湖龙井茶 , 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 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 , 美称女儿红 , “院外风荷西子笑 , 明前龙井女儿红 。 ”
来西湖一定要品一品西湖龙井 。 在繁华的街头巷尾 , 在幽静的古灵隐寺内 , 甚至西湖的游船上 。 到处都是喝茶的好去处 。 西湖龙井茶与西湖一样 , 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 。
郭庄


郭庄与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公园相邻 。 由清代丝绸商宋端甫所建 , 因此又称宋庄 。 民国期间 , 转卖给汾阳籍贯人士郭氏 , 由此改称“汾阳别墅” , 俗称郭庄 。
郭庄既保存了江南古典园林的传统特点 , 又突出了浙派园林的古朴典雅风格 , 是杭州商人建造原理中的精品 。
郭庄的美在于借景 。 郭庄面临西湖 , 背依西山 , 东借“苏堤春晓” , 西揽“双峰插云” , 南望“南屏幽姿”北眺“宝淑倩影” , 空间布局巧妙 , 视觉层次丰富多彩 。 是我过古典园林巧与借景的经典之作 。 园内水池居 , 玲珑秀石藏于岸边 , 有曲水于西湖相通 。
郭庄最富有“古趣” , 深度切合古人园林设计要求天然合一的境界 。

杭州园林值得一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