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 , 家人发现他的日记本中有一张每月开支十元的计划 , 但却发现他一分钱存款都没有 。
人们给他算了一笔账:入伍20个月总共领津贴830元 , 入伍时从家中带来900元 , 总计1730元;日常用品每个月10元共计200元 , 函授学费360元 , 其他开支仅140元 。 剩下的1030元 , 他全部捐款捐掉了 。
九八年大洪水的时候 , 李向群刚好在休探亲假 。 在家中的他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各地水位不断上涨的消息 , 这让他的内心越来越焦急 。
部队肯定要去参加抗洪抢险 , 自己怎么能在家歇着呢?于是 , 李向群决定提前归队 。
父母对这样的决定肯定不是特别支持的 , 儿子入伍两年才有空回家陪陪自己 , 如今又要去参加危险的任务 , 作为父母如何能安心呢?
但是李向群坚定地说:“儿子现在是部队的人了 , 现在部队要抗洪抢险 , 我能呆得住吗?”
6月13日休探亲假的李向群 , 18日便返回了部队 。 甚至队友都对他如此之快地返回感到诧异 , 李向群说:“国家养兵千日 , 现在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 , 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李向群
他回到部队六天后 , 险情便爆发了:6月24日 , 漓江水位暴涨 , 桂林市区大面积进水 , 火车北站的水深已经到达了1.2米 。
李向群所在部队接到紧急任务 , 到青狮潭水库抢险 , 李向群和大家一起抗沙包、垒大堤 , 干了两天两夜 , 圆满完成任务 。
但抢险只是第一步 , 当时的漓江还承载了一个更特殊的任务:迎接美国总统克林顿到访 。
因洪水的缘故 , 漓江两岸垃圾成堆 , 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垃圾袋 。 桂林市领导十分着急 , 请求部队继续留下来支援 。
【98年,中将抗洪现场偶遇儿子,批评到:我脱了三层皮,你还没我黑】李向群又冲到了第一线参加清除垃圾的任务 , 因为抢着干脏活累活 , 他还受到了营部的通报表扬 。
李向群
当时 , 全国上下都是险情 , 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 。 8月5日 , 李向群又随部队赶赴了湖北灾区 。
早已整装待发的战士们仅用时40分钟就全部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 盛夏 , 在没有空调的车里 , 战士们奔波了三十多个小时达到了湖北沙市 , 又一分钟没休息地上了大堤 。
8月8日上午8时30分 , 荆江干堤马浩段大面积散漫 , 部分地段已经出现了滑坡 , 情况十分紧急 。
李向群扛着铁锹同战友们一起冲向了大堤抢险 。 别人扛一个沙包 , 他就扛两个 。
排长都劝他:“悠着点 , 干得太猛明天怎么办?”李向群笑道:“没关系 , 我年轻 , 有的是力气 。 再说了 , 力气用完还可以再长啊!”
战友朱天平更是看到了李向群干得有多猛 , 因而每次装沙包的时候 , 都会给他少装一点 , 让他少花一点力气 。
但是李向群很快发现了这一点 , 他撑着编织袋大喊:“再装满一点儿!”因为嫌弃朱天平装得慢 , 他甚至抢过了铁锹自己装 。
仅仅两个半小时 , 李向群就来回扛了五十多趟 , 是全连抗沙包最多的战士 , 双肩已经都被磨出了血 。
在如此艰巨的任务中 , 李向群还忙了另外一件事:8月7日晚上 , 他趴在背包上 , 连夜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 并在8日早上郑重交给了连指导员 。
他说:“请党支部在水线上考验我 , 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 , 最危险的地方让我上 , 我一定用实际行动实现我的入党誓言!”
他没有辜负自己这句话 。 8月13日10时25分 , 沙市幸福闸发生较大面积散漫 , 需要迅速查清漏洞 。 然而这个地段的江面十分弯曲 , 水流湍急 , 漩涡不断 。
连长在考虑下水排险的人选中 , 李向群已经毛遂自荐道:“我下去试试!”说完就扎了下去 。
众人紧张地盯着他的身影 。 30秒 , 50秒 , 一直没见李向群冒头 , 岸上的战友们都着急了起来 。 1分钟之后 , 他才从下游约10米处的水面冒出头来 。
连指导员忙问:“怎么样?”李向群喊了一声:“水流太急 , 控制不住身子 。 ”
连长忙让人拿来了背包带 , 把六只沙包捆在一起放进水里 , 又要自己亲自下去 。
李向群一把抢了过来 , 说自己下去过一次心里有底 , 还是要自己去 。 说完 , 拎着沙包带他就再次跳进了水里 。
这次还没有上次顺利:下沉时 , 李向群右脚踝关节不小心碰到了闸门 , 被划开一个几厘米长的口子 , 鲜血直流 。 他完全没管自己的伤口 , 一直在闸门附近探寻漏水的地方 , 终于找到了准确位置 。
推荐阅读
- 强降雨要来!倒寒潮将再次袭击广东?
- 范跑跑地震逃脱,还为自己辩解?是道德绑架了他还是他绑架了我们
- 2008年汶川地震,22岁美女被大叔相救,交往主动提出结婚,现怎样
- 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动物尾巴的十种作用
- 热带云团蠢蠢欲动!广东继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
- 这座千年不倒的大佛,每逢灾难大事竟曾闭眼掉泪,这是怎么回事?
- 杭州出现神秘巨响, 未找到声音来源,怀疑是音爆
- 餐馆老板自杀,暴露城市漂流者的尴尬:新家留不住,老家回不去
- 2011年,警方破获17年前的灭门案,凶手潜逃多年后竟成名寺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