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老板自杀,暴露城市漂流者的尴尬:新家留不住,老家回不去


餐馆老板自杀,暴露城市漂流者的尴尬:新家留不住,老家回不去


文章图片


餐馆老板自杀,暴露城市漂流者的尴尬:新家留不住,老家回不去


文章图片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 去年七月 , 郑州“朋聚缘”餐馆老板古新格烧炭自杀 , 时年42岁 。 探讨他自杀的原因 , 最主要是连续的疫情 , 以及“7.20”特大洪水灾害 , 造成餐饮关门 , 没有生意!
四年前 , 古新格满怀希望借钱来郑州开了这家饭店 , 但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先是修路堵了门 , 影响生意大半年时间!接着是2020年初开始的疫情防控 , 导致餐馆关门 , 生意中断!!接着2021年7月20日的特大洪水灾害 , 餐馆门前的路口被洪水冲刷 , 出现大塌方 , 行道树也塌入坑中 , 对餐馆的生意造成很大的影响!接着8月1日疫情又来·····
屋漏偏逢连阴雨 , 接二连三的关门 , 让古新格无法承受 。 关门说着容易 , 但每天雷打不动的房租必须得支出 , 厨师和服务员的工资他一分不能少 , 每天的成本净支出让他无法承受 。 眼看经受重重打击之后 , 古新格对生意和生活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 , 反而是彻底失望了!于是 , 他选择从容离开人世 , 不声不响 , 不惊动任何人 , 悄悄地走 , 不带走半点云彩 。
历史的一粒尘埃 , 就会成为压垮个人的一座大山 。 郑州的疫情和洪水 , 带走了古新格 , 带走了他对这座城市的梦想 , 如一缕青烟 , 直上云霄 。



一位在白沙租房住的65岁的李老汉 , 来自河南周口 , 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分出去过了 , 老伴一个人在家 。 作为农民 , 他们没有工资和养老收入 , 在农村又没有收入来源 , 靠孩子们接济又不现实 , 孩子们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 。 考虑再三 , 他来到郑州 , 买一轮电动三轮 , 四处找建筑工地收废品 。 来郑州三年了 , 前两年还勉强可以 , 每年能挣个3万元 。 但从去年以来 , 郑州的疫情和洪水 , 让各家建筑工地 , 尤其是房地产工地难以为继 , 多数停工 。 原来老李联系的几家工地 , 都锁门了 , 别说收废品了 , 连门都进不去 。 工地仅有的一点废品 , 都让看大门的保安卖了充工资了 。 记者见到老李的时候 , 已是晚上八点 , 跑了一天的老李 , 车子并没有装满 , 物料也只是些木板和废旧塑料桶 , 而过去拉得最多的钢筋却不见了踪影 。 看着半车的木板 , 老李直叹气 , 这样的日子没法过下去了 , 这样一个月下来 , 连房租和生活费都顾不住 , 更别说往家里寄钱了 。
老李也想着回老家去 , 但他也清楚 , 郑州虽然难 , 但仍然比老家强些 , 老家根本没有任何赚钱的门路 , 尤其是像他这样60多岁的老人 , 基本在家等吃等喝 。 而要挣钱 , 就必须到大城市去 。
然而 , 现时的城市 , 让他们的梦想忽明忽暗 , 眼下只能苦苦支撑 。
支撑不住的古新格 , 仍在艰难支撑的老李 , 还有很多背负房贷、车贷的年轻群体 , 这群从农村走出来 , 迈进城市的农民 , 他们脱离了土地 , 本以为进入繁华、容易挣钱金窝窝 , 可疫情和洪水对经济的冲击 , 对民生的冲击 , 最直接影响的就是他们 , 这群尚未在城市扎稳脚根的人 , 我们暂且称作“城市漂流者” 。
严厉的疫情防控措施 , 对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 。 那些城市漂流者迫切希望疫情早点过去 , 能够正常经营和正常生活 。 社会流通的正常运行 , 也必将给经济的良性运行提供支撑 。 同时 , 他们希望城市管理者 , 在疫情防控方面能否精准施策 , 封控范围不扩大 , 城市运行不停止 , 不殃及无辜 , 让郑漂们能有基本的生活收入 。
对于眼下的城市漂流者 , 城市是他们渴望留下的地方 , 然而 , 留下来、活下去又是何等的困难!而他们的农村老家 , 转身看看又回不去了 , 那里没有机会 , 没有希望 。
城市化进程加快 , 产生了几亿城市漂流者 , 他们的生计、他们的未来 , 关乎整个国家的未来 。 民生所系 , 民心所盼 , 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和思考 。
如何让城市漂流者不再漂流 , 在城市稳定下来 , 对城市 , 对漂流者都是一件好事 。
【餐馆老板自杀,暴露城市漂流者的尴尬:新家留不住,老家回不去】但愿他们的好事成真 , 好梦能圆!愿郑州这座城市更加美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