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的电子身份证( 二 )


在西湖龙井茶产区 , 物联网硬件设备代替人眼24小时不间断地观察着茶树的生产情况 , 并将一些关键数据实时传输到数字贡牌区块链溯源平台 , 通过天演AI引擎分析后为企业采摘、植保等生产流程提供数字化决策建议 。

“我们在田间地头放置了传感器 , 用以收集生产中的关键数据 , 例如土壤墒情、智能虫情测报灯、气象站等 。 这些数据一方面用于企业标准化的生产 , 提高品质;一方面用于防伪溯源 , 为西湖龙井茶叶提供了具有全球唯一标识的区块链认证证书 。 ”天演维真市场副总监倪勇说 。
以防伪溯源为例 , 消费者通过扫描西湖龙井产品中的溯源码 , 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 , 包括原产地、谁来采茶、何时采茶、谁来制茶等 , 一份茶叶从出生到消费者手中的全流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呈现出来 , 增强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信任度 。
而西湖龙井数字贡牌区块链溯源平台的背后站着一家金融企业 , 就是微众银行 。 “我们正是基于微众区块链开源技术 , 来构建西湖龙井数字贡牌区块链溯源平台 。 ”倪勇说 。
03、一家银行的数字化助力
微众银行自成立以来 , 就在密切关注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 , 致力于开源生态建设 。
2015年开始 , 微众银行布局联盟链技术 , 牵头打造了金融级联盟链底层开源平台FISCO BCOS , 实现全面开源与全链路国产化 , 可以为致力于开发区块链应用的机构提供安全可控的通用底层开源技术 。

作为一家金融机构 , 如果按照行业惯常的做法 , 各种相关技术的开发主要应用于行内或者金融合作伙伴 , 但微众银行却走了一条开源生态的道路 , 通过开源技术 , 去助力各实体产业 。
“西湖龙井数字贡牌项目 , 是区块链技术和实体产业紧密结合的典型应用场景 。 ”微众银行分布式商业科技发展部副总经理、微众银行区块链负责人范瑞彬介绍道 , 开源生态的魅力在于 , 可以极大降低这项技术的应用成本 , 从而更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 。
在过去几年 , 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发展如火如荼 , 数字新基建方兴未艾 , 但是 , 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如何让数据要素在各个行业的场景里能够安全、可信、高效地流动?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 , 我们发现区块链技术能够发挥重要价值 , 助力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 , 解放数据生产力 , 从而加速各个产业的数字化进程 , 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 ”范瑞彬说 。
04、推动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
其实 , 得到区块链“贴身伴随”的 , 不只有西湖龙井茶 。 在微众区块链开源技术的支持下 , 天南海北的众多农业产品依靠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溯源 , 在政府信用、机构信用之上拥有了“技术信用” , 解决了农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 , 农产品生产端到流通端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为农业发展构筑数字“致富路” 。
如今 , 微众区块链开源技术也已被广泛应用于政务、金融、农业、公益、文娱、供应链、物联网等多个行业的数百个区块链应用场景中 , 开源生态中标杆应用超过200个 , 对实体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

2020年12月 , 微众区块链开源技术支持的泸州市碳普惠平台“绿芽积分”上线 。 平台结合微众银行提出的社会治理框架“善度” , 量化个人减排行为 , 奖励绿色环保举措 , 推进消费端“碳中和” , 使得碳减排数据的发行、分发等过程公开透明 , 实现个人碳账本、企业碳账本和政府碳账本的链接 , 激发全社会参与碳中和的热情 。 2021年6月5日 , “绿芽积分”入选生态环境部“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十佳公众参与案例 。
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表示 , “科技创新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 , 驱动着微众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 。 今后 , 我们期望找到更多场景 , 通过区块链等创新技术 , 与生态圈伙伴合作服务大众 , 服务实体经济 , 以金融科技创新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 探寻公平、可持续和绿色的发展路径 。 ”
目前 , 微众银行通过技术、业务和价值的打通和共享 , 牵头构建了庞大且活跃的区块链开源生态 , 汇聚了超3000家机构与企业、70000名个人开发者 。
从茶园到茶杯 , 不仅仅是茶叶的一次旅行 , 更是一次新兴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相结合、相碰撞的过程 , 而这样的过程 , 每一天 , 每一刻都在无数个行业内上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