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我们需要中文!”游戏汉化组是如何从辉煌走到没入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汉化组”如今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 , 但在国内游戏早期的发展中 , 他们却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存在 , 在那个国外游戏叱咤风云的年代 , 多少游戏因为汉化组让国内玩家熟知 , 又有多少游戏因为汉化组从而火遍了大江南北 。
曾经国内游戏行业十分低迷 , 大量外服游戏涌入国内 , 可这些游戏几乎没有中文 。 所以汉化组应运而生 , 他们打破了国内玩家对外国语言的门槛 , 许多优秀游戏因此被玩家熟知 , 可即便如此 , 如今的汉化组还是难逃被抛弃的命运 。
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游戏体验 , 玩家们无奈之下 , 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游戏汉化组从此诞生 。
早期的民间游戏汉化组大多由学生和游戏发烧友组成 , 他们是单纯的游戏爱好者 , “为爱发电”、不计报酬 , 希望能够将自己喜欢的游戏翻译成中文 , 为国内玩家谋福利 。
汉化组一个小而强大的团队 , 汉化一个游戏往往不是翻译这么简单 , 他们需要将汉化的游戏破解拆包 , 随后进行大量文本改造 , 最后再封包测试;然而并不是每次测试都是顺利的 , 当打包好的游戏被拆开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无尽的BUG , 所以汉化组不仅仅需要翻译 , 还要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 。
游戏被汉化后第一受益的自然是玩家 , 可背后的汉化组也形成了两派 , 一派用爱发热服务玩家 , 一派则破解游戏获利无数 。
于是 , 汉化成为一种商品 , 开始了一场比拼速度的竞争 。
2013年的时候 , Steam上有中文的游戏一共不到8页 。 偶尔一款游戏自带官方中文也是繁体 , 给港台玩家准备的 。
Steam旗下中文论坛SteamCN曾专设汉化版块 , 论坛标语透着早期互联网的理想主义色彩:“华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 却不是使用最广的语言 , 让我们一起使华语变为游戏中使用最广的语言!”
这一状况在2014-2015之间迎来转折 , 正版游戏渐成主流 , 海外游戏的中文化趋势随之开始爆发性增长 。 2015年年底 , Steam启用人民币支付 , 支持支付宝作为结算方式 , 并将中国区定为低价区 。 2016年5月Steam中国用户数量突破了1000万 , 位居世界第四 。
随着玩家数量增长的 , 是玩家对“官方中文”的强烈诉求 。 但凡游戏未提供中文选项 , 评测区总能看到差评写着“我们需要中文!”
【翻译|“我们需要中文!”游戏汉化组是如何从辉煌走到没入的?】
随着国内游戏行业发展逐渐壮大 , 国外游戏厂商也看中了国内的市场 , 而汉化组则迎来了版权的难题!
当大量外服游戏涌入国内市场时 , 版权意识开始变得越来越严 , 许多游戏经过国内厂商代理商后 , 他们便向保存汉化破解版的网站发起诉讼 , 而许多集合网站自知网站干的是违法勾当 , 所以马上取消了和汉化组的合作 , 许多汉化团队在缺乏资金后也就因此解散 。
游戏汉化这条路走不动了时 , 许多汉化团队转型了动漫领域 , 然而其他汉化领域也同样面临版权问题 , 所以一些汉化组为了牟利不得不隐姓埋名 , 又或者一些汉化组就已经在被抓的路上了 。
现如今 , 中国游戏玩家群体和消费已然成为庞大力量 , 许多的游戏都会有官方本地化翻译以及中文字幕 。
除了中文字幕 , 近年“高度本地化”的配音游戏也在明显增加 , “翻译腔”所带来的违和感在《无主之地3》《赛博朋克2077》等游戏中得到了极大缓解 。 角色们一句句纯正的普通话脏话所带来的“接地气”感 , 是华语玩家此前从未在游戏中感受过的 。
无论如何 , 我们都应该感谢这些曾经无私奉献的汉化人员 。 是他们的无偿付出才让我们能在十多年前就玩上这么多游戏 。
推荐阅读
- RNG|“RNG夺冠赔率公布,比去年打DK更高”,T1高居榜首,G2名列第三
- Uzi|上单皮肤的特效是跳“女团”舞?圣枪哥一头雾水,小祥却说他知道
- 和平精英|“吃鸡”光子不藏了?2.0版白送4个新角色,“新军需”扳回一局!
- |国服第一男枪,最脏打野教科书,张嘉文与五号选手“相爱相杀”
- |火神预言家爆料冰系加入“孤立阵营”,雷草反应“激化”
- 血染钟楼|《血染钟楼》新手必看!教你玩转“首夜F4”
- 地下城与勇士|DNF:“打桩文化”备受争议,修炼场打桩,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 Dota|电竞的“大学时代”:高校战队扩容,机构盯上学霸
- 连接线|大神拆解苹果949元“天价”连接线:内含19根同轴线、多处镀金镀银
- 机器人|日本的“女性”机器人,受市场追捧!脱掉外衣后就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