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被曝裁员,B站直播为何没做起来?

bilibili|被曝裁员,B站直播为何没做起来?
文章插图

作者 | 云梦泽
编辑 | 周烨
B站直播之路还没火热多久 , 裁员风波已经甚嚣尘上 。
据新浪科技消息 , 近日 , 某接近B站的匿名人士表示 , B站直播业务部门计划裁员 , 名单已初步拟好 , 待上海地区恢复正常后进行裁员约谈 , 本次裁员将会波及整个直播部门 。
至于原因 , 报道称或为B站直播区与入驻公会之间的生态失衡所致 。
针对裁员消息 , B站回应直播部门或将整体裁员称:直播业务情况很好 , 毛利连续三年在提升 , 未来是B站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 目前在积极对外招聘 , 在招岗位超过40个 。
bilibili|被曝裁员,B站直播为何没做起来?
文章插图

裁员风波上演的戏码背后 , 也透露着B站直播正走在水深火热之中 。
直播公会刷量 , 已经是直播行业的普遍现象 , 无论是老牌的虎牙、斗鱼 , 还是后来者抖音、快手 , 都尝到了“公会制”玩法的甜头 , B站直播自然也想借此上青云 。
可二次元属性的B站直播间 , 在复刻的“公会制”“小黄车”等玩法下 , 刷榜横行、沦为秀场 , 尤其在“公会制”玩法下 , 用利益牵引 , 工会不断返点刷流水 , 直接破坏了B站整个直播生态 , 也损害了用户体验 。
年轻用户不买账、刷榜玩法没土壤 , 可B站直播业务所承载的商业化目标却是举足轻重 。
B站CEO陈睿曾表示 , 直播业务是B站必备的能力 , 是整个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 , CFO樊欣不久前也明确地给出了B站的盈利时间表 。
bilibili|被曝裁员,B站直播为何没做起来?
文章插图
B站CEO陈睿 , 图/哔哩哔哩弹幕网微博
而据B站2021年财报显示 , B站直播、大会员等增值服务带来的收入快速上升 , 2021年增值服务收入首次超过移动游戏收入 , 占据整体营收的三成左右 。
B站直播业务被寄予厚望 , 商业化的重担也落在了肩上 。
可即便如此 , B站直播业务的拉跨依然为外界所诟病 , 此次裁员事件的风言风语 , 也暴露出了B站直播在玩法模式、用户属性上的多重隐患 , B站直播业务似乎已经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 想要在盈利时间表期限内交出盈亏平衡的成绩单 , 任重道远 。
1、B站直播 , 还在用老方法
裁员风波之下 , B站的古老直播玩法“公会制”俨然成了众矢之的 。
据新浪科技报道 , 此次对直播业务开刀是因为直播区生态出现失衡 , 直播部门“允许”入驻公会用高于行业的标准无限返点刷流水 , 导致流水金额虚高 , 但是平台并未得到相应利润 。
据新熵报道 , 公会在B站刷100元 , 正常B站会从中抽取40元 , 但如今B站会给公会反20-40元不等 , 去年极端情况下 , 平台甚至会返10809元 , 只为吸引公会不断刷流水 。
公会制玩法在直播平台大势所趋 , 其实B站的这一玩法 , 并不是专属与独创 , 虎牙、快手、斗鱼等直播平台早已引入了公会制 。
bilibili|被曝裁员,B站直播为何没做起来?
文章插图
B站公会入驻页面 , 图/ 哔哩哔哩官网
所谓“公会制”玩法 , 简而言之 , 就是集结各种主播的一个组织 。 在资本、资源的扶持下 , 把优质网红主播聚集到公会 , 公会可以提供包装、宣传、签约谈判、拉取粉丝 , 运营成功的主播会在平台积累大量粉丝 , 通过获得打赏 , 同时为公会和平台创收 , 公会和平台再对这些创收按双方约定好的协议进行分成 。
【bilibili|被曝裁员,B站直播为何没做起来?】对于“直播公会刷流水”的传言 , B站官方目前并没有给出相关回应 , 但从B站今年最新的公会分成政策来看 , B站直播也是下了血本 。
据《哔哩哔哩直播2022年公会入驻介绍》 , 2022年1月1日后入驻的新主播 , 享受3个月70%的无责奖励分成 , 3个月后也能在50%的基础分成上 , 通过完成任务获得20%的奖励分成 。
甚至公会旗下的新主播如果表现优异 , B站也会给予相应的底薪扶持以及流量资源扶持 。
B站的公会玩法“分成套餐”虽然诱人 , 但其实也是综合复刻了其它直播平台的经验 , 甚至高于行业分成标准的“疯狂”决策 , 多少有点饮鸩止渴 。
早在2019年 , 快手直播公会便对外开放 , 当时快手在和公会主播五五分成的基础上 , 给予公会流水返点 , 公会最高可获得10%的返点 , 而公会制玩法鼻祖—YY直播近十年来 , 已经给公会和主播分成近300亿 , 合作的公会超过了1.5万个 。
拉新奖励、开播奖励、自刷流水返点 , 可谓是重金之下 , 必有勇夫 。
在丰厚的公会激励政策下 , B站内的各大公会纷纷策划、拉动自己主播的直播间疯狂刷榜 , 营造出“热闹”的直播盛况 。
可就是这样复刻而来的返点盛况 , 也为B站增加了沉重的财务负担 , 据财报显示 , B站在2021年Q4收入分成成本为24.3亿元 , 同比大幅增加91% 。 毛利率降低至19% , 主要原因是收入分成成本增加 。
而在B站月度公会优质榜单中 , 小象大鹅位列第一 , 但对于在诸多直播平台都入驻的大公会来说 , 小象大鹅对B站直播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
bilibili|被曝裁员,B站直播为何没做起来?
文章插图
B站直播公会排行榜单 , 图/ bilibili直播公会中心
在小象大鹅2-3月战报中 , 旗下主播7.3万人全网粉丝数达到了14.2亿 , 梅尼耶和茄子的茂名日常传播量更是达到了1亿 , 登顶抖音热榜 , 而虎牙红莲的连续夺冠也为虎牙带去了不俗的流量 。
而反观B站 , 今年较为出圈的也只有“神奇的老皮VFX”打造的特效创意大片 , 显而易见的是 , 直接复刻的“公会制”玩法并不能长足地成为B站的护城河 , 结果已经适得其反 。
除了公会制玩法 , B站自去年年底还上线了小黄车功能 , 开启了直播带货之路 。
但内容平台加码直播电商的玩法 , B站也是沿着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早已走通的路子在摸爬滚打 , 可摆在B站直播面前的 , 又岂止是二次元商品自营品类窄、电商SKU少的困境 , B站6500万的日活量与日活超过6亿的抖音、日活3亿的快手狭路相逢也只能望其项背 。
在直播这条蜿蜒小道上 , 后来者B站还在用竞争对手的老玩法追赶 , 想要实现弯道超车 , 现实看来这条路不仅难走 , 还对B站造成了反噬 。
2、为何B站用户不爱B站直播?
以重度二次元社区、ACG内容为主的小破站 , 似乎本来就与直播属性不搭 。
据火烧云数据显示 , B站新用户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 , 以年轻的二次元用户群体为主 , 其中超50%用户是来自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 。 而据陈睿在B站去年12周年的公开演讲中提到 , B站35岁及以下的月活用户比重超86% , 新增用户的平均年龄是20.2岁 。
从B站的用户画像来看 , 其主流用户所在年龄段的二次元属性和消费能力 , 都与直播这条路显得格格不入 。
bilibili|被曝裁员,B站直播为何没做起来?
文章插图
创作者画像 , 图/2021年B站创作者生态报告
但在公会制分成政策的加持之下 , B站的主播们正在直播间拼命地刷榜冲榜 , 引导粉丝们购买“船票” , 曾经二次元氛围满满的小破站 , 如今充斥着秀场直播的热浪氛围 。
打开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 , 对B站直播板块的吐槽随处可见 。
在新浪微博“B站直播”的话题下 , 今年至今只有7条用户讨论量 , 冷门到了极致 。
同样的 , 在知乎“如何评价B站直播”这一问题板块中 , 高赞回答“用户群属性不同”“直播氛围已经变质”等回答都能窥见如今的B站直播并不受老用户青睐 , 甚至不少用户直言 , “B站直播现在在走斗鱼、YY的老路” 。
当用户画像与直播玩法丝毫不匹配时 , 也就直接导致二次元主用户群体对直播的望而却步 。
其次 , 对于带货直播间 , B站的二次元用户大多也不感兴趣 。 因为UP主的粉丝大多数是由于其视频作品才进行关注 , 而脱离二次元属性的带货直播 , 也让不少粉丝质疑“商业化氛围太重”“变现频率太高”等 。
与此同时 , 直播间氛围和内容产出的背离 , 也让主播、工会等B站直播深度参与者越来越功利化 , B站后天营造的打赏土壤 , 没能改变二次元以外其他类型主播的成长环境 。
豪掷千金高价签约知名游戏主播冯提莫 , 大费周章引入外部娱乐公会 , 还在原有虚拟礼物的基础上 , 增加了“大航海”打赏渠道 , 粉丝可购买“船票” , 成为舰长(198元/月)、提督(1998元/月)、总督(19998元/月) 。
bilibili|被曝裁员,B站直播为何没做起来?
文章插图
大航海打赏界面 , 图/ bilibili直播间
缺少二次元优质内容填充 , 又满满商业气息的B站直播间 , 让原本的B用户群体并不愿意付费 。
此外 , 追逐其它直播平台上马的“小黄车”电商玩法 , 也在B站用户的“不买账”态度下没有激起多少水花 , 接近半年的时间过去 , B站“小黄车”依旧并未普及直播间 。
从B站直播的表现来看 , 无论是直播间氛围也好 , 商业化体验也好 , 都在无视着自身平台的用户属性 , 与B站用户意愿背道而驰 , 自然也得不到用户的喜爱与追捧 。
如何在保障内容和兼顾用户喜好、平台调性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 才是B站直播当下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
3、直播带货浅尝辄止 , 直播业务的商业化路在何方?
招募UP主内测、收购支付牌照、上线“小黄车”功能等 , B站对直播业务的商业化可谓是全力以赴 。
前不久 , B站公布了2021年全年以及第四季度未经审计的的财务报告 。 据财报显示 , 得益于直播及大会员业务的良好发展势头 , B站增值服务业务收入达18.9亿元 , 同比高速增长52% 。 全年增值服务业务收入达69.3亿元 , 同比增长80% 。
对于直播业务带来的贡献 , 年报里并未公布具体数额 , 一笔带过 。
而从现有的几场B站主导的直播中 , UP主们都未明确公布自己的销售成绩 , 甚至在整个B站直播平台 , 都还没有出现其他平台类似的带货神话 , 这也让B站直播带货的商业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
bilibili|被曝裁员,B站直播为何没做起来?
文章插图

但可以肯定的是 , B站直播业务发力较晚、基数较小 , 对营收的贡献并不大 , 目前B站也并未大规模推广直播带货 , “直播带货”更像是“私域带货” , B站直播商业化浅尝辄止 。
雷声大雨点小 , 可B站直播业务为何要在强敌环伺下继续推进商业化?
直播赛道竞争已经白热化 , 虎牙、斗鱼、映客、陌陌等已经是老玩家 , 后来者有用户基础更大的抖音、快手在崛起 , 这时候出手 , 无异于硬碰硬砸钱 。
可B站却不能犹豫 , 毕竟作为社区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直播板块 , 已经与社区的创作生态形成了良好的双向反馈 。
B站对直播业务的投入 , 也正在慢慢发挥效用 。 据财报显示 , 2021年Q4 , B站收入分成成本同比增长91% , 逾24亿元 , 主要原因是向直播主和内容创作者支付的收入分成增加 , 截止2021 年 , B站百万粉丝UP主中 , 超过70%同时也是直播主播 , 全年有超过60万内容创作者通过直播获得收入 。
而在财报数据中 , 增值服务也已经成为B站最大收入来源 , 占比32.8% , 超过了移动游戏业务 , 而直播业务与增值服务的收入还有着更为紧密的关联 。
据财报显示 , 从去年开始 , B站加强了增值服务的商业化能力建设 , 其中包括大会员、直播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的付费用户数量均有所增加 , 从而导致了B站增值服务营收较2020年同期有了80%的同比增长 。
B站CEO陈睿也曾表示 , B站的直播业务不仅是一个营收业务 , 更是B站必备的能力 。 在3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 , CFO樊欣给出了B站盈利时间表 , 预计到2024年实现non-GAAP(非通用会计原则)下的盈亏平衡 。
直播带货的商业化所要承载的盈利目标不言而喻 , 既然直播业务在B站的战略地位非比寻常 , 那毫无水花的B站直播还能有出路吗?
B站拥有品类丰富的UP主 , 盘活UP主做主播 , 不仅迎合了用户群体的口味 , 也让B站的内容生态得到扩容 , 这是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
此外虚拟主播同样是B站独有的优势 , 根据darkflame数据 , 2022年1月B站虚拟主播通过直播打赏等从观众获得的总收入5959万元 , 同比增长146% , 日均付费用户数及日均互动人数分别为3.4万人和27.2万人 , 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13% 。
bilibili|被曝裁员,B站直播为何没做起来?
文章插图
虚拟主播直播界面 , 图/鈴木玲子_Suzuk虚拟主播直播间
可B站似乎并没有利用自己独有的属性优势 , 对于其它直播平台商业变现的玩法套路却深信不疑 。
“喊麦、刷榜、打赏” , 直播间画风突变 , 这让B站越来越多的二次元偏年轻化用户群体所不能接受 , 毕竟在直播打赏上 , 目前95后、00后的消费能力偏低 , 并不足以为B站直播业务“添砖加瓦” 。
而B站直播在偏离了用户群体后 , 已经把其它直播平台的玩法都玩了个遍 , “公会制”玩法导致了生态失衡 , “小黄车”带货玩法停滞在了用户不买账的尴尬局面里 。
在B站用户的“怨声载道”声中 , 直播玩法可以说是失败的 。
屋漏偏逢连夜雨 , 监管政策也对直播领域释放了收紧信号 。 4月15日 ,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宣部出版局联合发布通知 , 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平台游戏直播管理 。 通知要求 , 严禁网络视听平台传播违规游戏 , 严禁违法失德人员利用直播发声出镜等 。
重金打赏、电商带货 , 直播商业变现的路径不外乎这么几类 , 可留给B站试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限时盈利的目标高悬头顶 , 承载重任的直播业务却还在流血不止 。 在政策趋严的大环境下 , 追赶对手的B站脚步越迈越大 , 但突围的难度却越来越大了 。
(本文头图来源哔哩哔哩官方微博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