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2021年6月7日的时候 , 俄罗斯航天机构总裁米德里·罗戈津就表示 , 可能会在2025年正式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 , 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
可见 , 国际空间站虽然在各国的合作之下 , 集结了不少高新技术 , 但是由于各种“政治问题” , 它显得非常的不稳定 。 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父母在吵架的时候 , 受伤的总是孩子 , 并且有时候父母总是会问孩子“如果离婚 , 你打算跟着谁” 。 显然 , 国际空间站甚至都没有像孩子那样的“发言权” , 面对变化只能随机应变了 。
说到随机应变 , 就不得不说分家以后国际空间站面临的问题 。 要知道 , 除了有国际空间站 , 咱们中国的空间站也正处在建设之中 , 虽然还未彻底完成 , 但是也算差不多了 。 因此 , 如果真的分家 , 能直接对接中国空间站吗?
能否和中国空间站直接对接?
中国空间站作为除了国际空间站以外 , 现在太空中唯一正常运行的平台 , 肯定是国际空间站分家之后各国的最优选择 。 虽然咱们一直以来也秉持着“合作共赢”的态度 , 但是如果真的要对接的话 , 能够顺利完成吗?
从理论上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的空间站完全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 , 所以对接的接口都不一样 。 其实国际空间站在建设时就已经吃了没有“统一标准”的大亏 , 各国都按自己的想法来 , 各做各的 , 最后这也对接不上、那也不匹配 , 还需要用转换装置 , 非常麻烦 。
因此 , 如果真的要完成对接的话 , 肯定要先制造出一个“转换装置” , 能够在对接接口不一致的情况下 , 起到一个“中部调和”作用 , 顺利将国际空间站的部分与中国空间站进行对接 。
再者 , 对接确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 毕竟这又不像咱们在地面上“钉钉子” , 对准就行了 。 在太空环境下 , 对接还是面临着不少问题的 , 在做好万全的准备之前 , 想在“分家之后”直接完成对接一气呵成 , 明显是不太可能的 。 再者 , 对于接受哪些国家的对接请求 , 这也是个问题 , 不知道大家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值得一提的是 , 咱们中国最初开始建设空间站的时候 , 有些国家对我们并不怎么看好 。 毕竟独立建设空间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 但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最不怕的就是“困难” , 只要有困难就代表这条路能走 , 只要有路 , 困难算什么呢?
所以中国空间站就在诸多航天人的热血浇筑下 , 从计划书里搬到了太空中 , 从幻想走进了现实 。 事实证明 , “别人有都不如自己有” , 像空间站这样非常重要的平台 , 通过国际合作固然能缩短建设时间减少开销 , 但是当起了“口角”的时候就非常麻烦了 。
不过中国历来都是兼容并包的 , 对于合作的态度也很明显 , 只要双方都处在绝对公平的位置上 , 能达成共赢 , 我们非常乐意合作 。 可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 , 太空领域的国家合作在未来势必会变得更加的复杂 ,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
【过不下去!国际空间站或要分家,若分,能直接对接我国空间站吗?】实际上 , 随着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 , 未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小摩擦或者冲突必然会蔓延到“太空领域” , 从国际空间站面临分家的问题就能看出来 。 太空领域虽然看起来和地面距离较远 , 但是还是逃不脱地面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 。
在2011年 , 美国国会就通过了一项立法议案 , 严格限制NASA与一些国家政府合作 , 这实际上禁止了这些国家航天局的宇航员进入国际空间站 。
可见 , 表面上国际空间站是多国共同建设的 , 但是话语权方面美国就显得比较霸道了 。 并且针对这一问题 , 学者纳米拉塔·戈斯瓦米表示 , 虽然NASA资助的商业空间站看起来是全球性平台 , 但是合作国家依旧受到美国相关规定的限制 。
这样来说 , 未来太空领域的合作就显得愈加错综复杂 。 毕竟大家都明白 , 在国际局势下 , 没有“永远的朋友” , 只有“永远的利益” 。 最初合作的时候大家确实都是朋友 , 但是当利益当头的时候 , 曾经共同进退的美好回忆和创造的“奇迹”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推荐阅读
- NASA计划向太空发送地球信息并邀外星人回应 专家:或引外星入侵
- 恐龙没有全部灭绝,已进化成全新物种,就生活在我们周围
- 我国13位航天员登上太空,为何只有杨利伟,翟志刚被称为航天英雄
- 为啥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井底之蛙
- 回到地球后,王亚平发了第一篇心得!
- 拯救地球靠中国了!小行星防御系统启动,可拦截100米直径小行星
- 神秘的“虫洞”原来是这样的!黑洞和白洞之间的桥梁,到底有多神秘?
- 从三方面分析,找不到外星人的原因
- 探索外太空,解密世界顶级发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