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次的“外星人”在太平洋留下技术的说法还真是有些来头 , 并非空穴来风 ,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学家语出惊人 。 这位科学家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阿维·洛布(Avi Loeb) , 他在4月20日表示 , 2014年1月坠入太平洋的一颗流星实际上是“外星人的技术” , 并建议进行打捞调查 。
有关外星人的传说流行了一个世纪了 , 许多人相信外星人到过地球 , 并常常出没于世界各地 。 许多UFO甚至飞碟的传言 , 以及外星人那傻里吧唧大脑袋小身子的滑稽形象似乎就是证据 。 但迄今为止 , 并没有一例此类传说和现象得到了真正科学严谨的认证 。
那么这颗8年多前坠落在太平洋的流星真的是外星人的杰作吗?我们一起来分析 。
科学分析可以认定 , 太平洋坠落物肯定来自太阳系以外这个认定并非是阿维·洛布做出的 , 而是基于上周美国太空司令部发布的一份备忘录 。 这份备忘录由美国太空司令部副指挥官约翰·E肖中将签署 , 内容是基于美国太空司令部首席科学家乔尔·莫泽博士的调查结果 。
许多科学家认为 , 2014年1月撞击地球的一颗流星的确来自太阳系以外 。 相关数据显示 , 这个物体直径约0.45米 , 以每小时21万公里以上的速度进入地球大气层 , 根据其运行速度和轨迹 , 来自太阳系以外的星际空间可信度大于99.999% 。
为啥凭轨迹和速度就能够认定这颗流星并非来自太阳系呢?这个道理很简单 , 在太阳系内所有天体都是受太阳引力控制的 , 因此其轨迹和速度都是既定的 , 有着显著特征 。
太阳系内的小天体之所以向太阳飞来 , 是由于受到太阳的引力拉拽;而离开太阳远去也还是要受到太阳的引力拉扯作用 。 这样其速度就是有限的 , 如果速度过快 , 就会逃出太阳系 。 那么它逃离太阳引力的力是来自哪里呢?唯一的解释是 , 这颗天体只能来自太阳系以外 。
受到太阳的引力牵扯 , 小行星向太阳靠近时 , 速度会越来越快;远离太阳时 , 又会越来越慢 。 这样科学家只要通过简单计算 , 就能够知道这颗小行星是来自太阳系以内还是以外了 。
如 , 根据太阳逃逸速度计算 , 当一颗天体向远离太阳方向运动时 , 到达地球轨道 , 其逃逸速度约为每秒42千米 , 到达火星轨道时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34公里 。 也就是说 , 只要超过这个速度 , 太阳就无法挽留住这个天体 , 就可以证明这个天体是来自太阳系以外 。
2017年10月19日 , 科学家们偶然发现了一颗速度极高的小天体 , 它距离地球约3000万千米 , 正在远离太阳而去 , 速度约每秒49公里 , 科学家们随机认为 , 这是人类发现的首颗闯入太阳系的星际天体 。 这颗小行星有点像雪茄 , 长约400米 , 宽约40米 , 科学家们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1I/?Oumuamua , 俗称“奥陌陌” 。
经计算 , 奥陌陌是以每秒约26公里速度从天琴座方向进入太阳系 , 其运行轨迹几乎与黄道面垂直 , 到达近日点时最高秒速达到87.71公里 , 然后围绕着太阳转个弯远去了 , 由于其太小 , 望远镜也早就看不到了 , 根据其运行轨迹和速度 , 现在已经飞出海王星轨道 , 速度也降到每秒27千米以下了 。
如果确认2014年太平洋坠落的天体为太阳系外天体 , 奥陌陌就只能退居其次了 。
认定了太阳系外天体 , 就能认定是外星人的产物吗?不能 , 当然不能就这么简单的认定 。 事实上美国太空司令部的备忘录并没有提到外星人什么事 , 但哈佛大学的阿维教授却在4月20日提出 , 这很可能是外星人技术 , 建议打捞 。
仅此而已 , 没有看到他提出什么更多的证据或细节 。 由此 , 人们想到他对奥陌陌发表的高见 , 他在2018年发表的论文 , 2021年出版的《外星生物》一书中 , 都认为奥陌陌不是小行星或彗星 , 而是地外智能的一个证据 , 是一艘外星飞船废弃的“光帆” 。
当然这只是他一家之言 , 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科学家的支持 , 相反 , 他的这些推论受到许多严谨的科学家们的质疑和反击 。 后来的研究证明 , 奥陌陌离开太阳时出现的加速现象 , 是其本身挥发类物质在太阳光辐射下蒸发喷发的结果 。
推荐阅读
- 提高钙钛矿太阳能可扩展性
- 为何找不到外星人?科学家:因为光速陷阱,孤立了整个宇宙
-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汪集旸院士说“地球是梨子状”,你怎么看?
- “命运”是注定的吗?为何爱因斯坦晚年会说“上帝没有掷骰子”?
- 超越神的苏美尔文明,人类起源的秘密!又是否与华夏文明有联系?
- 100亿光年的宇宙长城,一万个银河系质量,宇宙的大超过概念
- 阿姆斯特朗回到地球后,语出惊人地说:我开始相信上帝是存在的
- 三岁之前的记忆,为何大部分人记不起来?是被大脑删除了吗?
- 25张罕见的照片:霍金的墓碑刻了啥?锯鳐的脸庞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