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被抢空的总是山姆


为啥被抢空的总是山姆


文章图片


为啥被抢空的总是山姆


文章图片


为啥被抢空的总是山姆


文章图片


为啥被抢空的总是山姆


文章图片



1
跟外地的朋友报告一下 , 经过一夜的抢购 , 北京大部分超市的货架都已补齐 , 蔬菜肉蛋奶品种齐全 , 价格也保持稳定(这是我老母亲今天早上去家附近的超市亲眼确认过的 , 看完后她没买啥东西就放心地回来了 , 坐标北京朝阳) 。
另据北京电视台新闻报道 , 因为产量增加 , 运输时间缩短 , 这几天新发地的批发菜价甚至还有所回落 。

当然 , 现在大家最担心的是像外省一样 , 万一被封 , 超市有菜也没辙 , 没人能送进来 , 到家配送成了最关键的一环 。
为应对激增的需求 , 盒马叮咚买菜京东七鲜等生鲜电商平台均把备货量提高到了平时的3-5倍 , 并增加了分拣和配送人员 。 据被划入封控区隔离在家的朋友确认 , 目前他们买菜叫外卖都是没问题的 , 社区允许 , 平台既有菜也有运力 。
现在每个对北京表示乐观的人 , 都会收到一句经典的“一个月前 , 上海也是这么想的” 。 但别忘了 , 北京还是京东的总部所在地 , 京东总裁徐雷对保供北京也是充满信心 。

但在北京这几次的“有惊无险”中 ,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 就是每次最早出现抢购潮 , 且最容易被抢空的总是山姆 。
昨天朋友圈刷屏的北京超市现状 , 最壮观的排队人流 , 最空的货架 , 最满的购物车 , 山姆贡献了多半的“精彩”素材 。 到了今天上午 , 大部分普通超市在增加补货频次后 , 已经没有货架大面积空置的状况 , 消费者扎堆囤货的问题也随之缓解(估计也有周一工作日的原因) 。
然而 , 山姆完全不同 。
抢购潮较昨夜丝毫未减 , 有网友晒出开店半小时后的卖场 , 牛排柜台已经空了一半 , 甚至很多人在柜台边等着工作人员补货 , 热门商品刚上货就被抢购一空 。 至于结账的排队 , 目测需要两小时起 。

北京目前一共三家山姆 , 目前每家都人满为患 , 人多到周边都在堵车 。
2
为什么总是山姆 , 这首先和山姆的人群定位有关 。
中产、家庭用户 , 是标准的山姆客群画像 。 简单的结论是 , 中产在当下的环境里是最容易焦虑的一群人 。 在这个结论背后 , 是典型的中产生活方式 , 面临的巨大压力(这里防杠一下 , 本文没有讨论价值观的意思 , 只是单纯讨论消费心理):
他们可能上有老下有小 , 怕老人被封生病 , 怕孩子被封没法上学 , 怕宠物被封抑郁 , 如果再因为衣食无着 , 为本就鸡飞狗跳的隔离生活增加难度 , 那真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这是很多人必须囤足东西的客观原因 。
再加上有外省的参照 , 中产发现 , 自己也许会是隔离中日常生活最受损的一群人 。 在外省最缺菜的时候 , 网上流传奢侈品品牌还有余力把五星酒店下午茶送到大客户家中 。 底层市民虽然缺菜 , 但落差感没有那么强烈 。 而中产看着政府大礼包里的各种山寨杂牌 , 除了关灯吃面 , 没有别的选择 。
以及这几年更大的一个背景 , 是中产阶级本身的脆弱和堕落 。
前几天 , 网传著名奢侈品集团LVMH大中华区电话会议称 , 两年多的疫情 , 导致客户结构变化 , 只有超高净值客户(LV内部标准是个人年收入1000万人民币以上或家庭年收入3000万人民币以上)数量和购买量是提升的 , 小富和中产堕落 。
这里 , 奢侈品品牌眼中的“小富” , 可是个人年收入300万-1000万或家庭年收入1000万-3000万的人群 。 连这样的“小富”都买不起奢侈品了 , 中产对维持基本生活品质的焦虑 , 当然会更加浓重 。

至于为什么每次都是山姆最早出现抢购 , 《贫穷的本质》告诉我们 , 信息差才是贫富差距的真正原因 。 不过现在互联网信息太发达 , 中产的信息优势虽然还是有 , 但已经越来越被拉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