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古人常说“大疫不过三” , 意思是再大的瘟疫 , 基本在暴发三年内就“偃旗息鼓”了 。
“大疫不过三”并非绝对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 , 瘟疫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 确实有很多持续了3年左右 。
据记载:
- 公元前430年~公元前427年 , 雅典发生大瘟疫 , 近1/2人口死亡;
- 1629年~1631年 , 米兰暴发大型瘟疫 , 超过25万人死亡;
- 公元541年暴发的查士丁尼瘟疫、1665年暴发的伦敦大瘟疫 , 都持续了2年左右 。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
上一次全球性流行病是西班牙大流感 , 在1918年~1919年造成约5亿人感染 , 2500万~4000万人死亡 , 但其肆虐时间也仅仅持续了18个月 。 种种历史现象下 , 民间逐渐有了“大疫不过三”的说法 。
不过 , “大疫不过三”只是古人的经验总结 , 仅指部分传染病某次暴发所持续时间不超过三年 , 而非该病存在时间不超过三年 。
历史上很多传染病都存在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 , 只不过是间歇性发作 。 例如 , 12~13世纪肆虐欧洲的麻风病 , 早在公元前1550年左右就有记载 。
持续三千年之久的麻风病 , 至今仍会让全球每年20万人饱受其苦 。 天花跟人类历史一样悠久 ,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流行过 , 知道最近100年 , 才在全世界绝迹 , 这也是唯一被人类消灭的病毒 。
12~13世纪麻风病肆虐欧洲
世界性瘟疫单次流传的时间往往不止3年 。 中世纪的黑死病 , 在英国流传的高峰期大概在1348年~1850年 , 但对整个欧亚地区来说 , 至少传播了八九年 。
那新冠疫情能遵循“大疫不过三年”的说法吗?
从大疫的入选条件来说 , 新冠疫情妥妥入选 , 从范围上来看 , 全球大多数国家出现病例 , 很多国家并且被疫情反复折腾;从感染和死亡人数来说 , 全球感染人数超过5亿 , 死亡人数超过600万 , 且人数仍在不断上升中 , 与人类历史中记载的瘟疫相比 , 新冠疫情丝毫不逊色 , 它对社会、经济、医疗等方面的冲击远远大过于以前的瘟疫 。
从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 , 新冠病毒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容忽视的变异毒株 , 特别是正在全球肆虐的奥密克戎 , 传染性强 , 极易隐匿传播 , 并且有极强的条件适应性 , 在环境中存活时间也更长 。
全球范围内新冠疫苗覆盖率还不够高 , 尤其是老人等高危人群的接种率 , 并且现在仍未研发出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物 , 现有药物还需要长期观察研究 。
虽然 , 随着疫苗的大范围接种 , 死亡率和住院率得到极大下降 。 但是 , 地球村的时代 , 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特别强的突变株都可能会占领全世界 , 例如来自英国阿尔法 , 来自印度的德尔塔 , 再到南非发现的奥密克戎甚至如今的XE变体 。
面对如此凶猛的病毒 ,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时间 , 而是要做好一切准备 , 迎难而上 。
新冠病毒可严重损害肺部 , 从轻度呼吸系统疾病到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甚至死亡 。
近年来 , 间充质干细胞被广泛应用到了肺部疾病的研究中 。 多项临床前研究已经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调节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潜能 。
研究发现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H5N1感染的人肺泡上皮细胞的肺泡液清除率和蛋白质通透性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 此外 ,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以通过RNA转移减少病毒复制 , 降低肺泡上皮细胞的死亡 , 缓解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症状 。
近期 ,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院士团队公布了使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干预COVID-19重症患者随访1年的结果 , 文章发表于《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 。 此前国内外尚无关于UC-MSCs干预COVID-19患者长期随访数据的报道 , 结果显示:UC-MSCs给药对COVID-19患者肺部病变和症状的恢复具有长期益处 。
研究对此前参加 II 期临床试验的100名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访 , 每隔3个月随访一次 , 为期1年 , 以此评估UC-MSCs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 主要终点是使用高分辨率CT检测到的全肺病变体积百分比的改变 , 记录和分析其他影像学报告结果、6分钟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血浆生物标志物和不良事件 。
推荐阅读
- 大清早小鸟们为什么会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们不累吗?
- 世界巨鹰,以吃狮子为生,翅膀超7米,身高超2米,至今没找到天敌
- “夏娃理论”被质疑,人类并非起源于非洲?我国发现的化石很关键
- 刘秀盈坐4000万的游艇钓鱼,父亲一瓶红酒几十万,母亲还有20亿
- 50万年前的秘密,北京猿人没混到食物链顶,却成了蚕食同类的恶魔
- 尴尬!这对乌龟在交配时惨变化石!4700万年后还要被人围观
- 五月,让我们来一场在韩的科学之旅(上)
- 再婚男子不敢回家,只因妻子精力太过旺盛,男子:看见床我就害怕
- 考古专家对武当山五龙宫进行发掘,找到神秘龙骨,难道真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