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王国墓室壁画与这些服务雕像 , 所表现出来的场景相似 , 其中最典型的场景有:酿造啤酒、碾磨谷物、烘烤面包等等 。
这些场景有时也会体现在祈祷室墙上 , 但是祈祷室墙上的画面所描绘的、许多其它的重要活动 , 一般不会出现在古王国服务雕像中 , 例如耕种谷物、喂养家畜、造船、捕鱼等等 。
由此可以得出结果 , 服务雕像的活动也是有范围限制的 , 他们和祈祷室墙壁上描绘的劳动者们有着不同的功能 。 墓主雕像和服务雕像活动范围比较小 , 个体特征突出 , 标准化程度低 , 这是沙伯提诞生的重要前提 。
当时的历史背景造就了沙伯提的诞生
政局混乱 , 经济下滑 , 尽管古埃及人重视来世 , 但是他们也很清楚首先要保证生前生活的继续 , 动荡的环境 , 在丧葬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陪葬品不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了一定的减少 , 丧葬雕像也逐步简化 。
服务雕像工作范围的有限性 , 已经不再适合当时墓葬中尽量减少成本的情景 , 必定会被一种活动范围更广的雕像取代 , 服务雕像再次逐渐地与其它雕像合并 ,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更加标准化的雕像——沙伯提 。
如果说第一中间期的历史背景 , 直接导致了沙伯提的诞生 , 那么丧葬礼仪变化是促使沙伯提诞生的又一个因素 。
古王国时期 , 吉萨和撒加拉的墓葬中都出现了一个趋势 , 即墓主来世生活的物品要集中放置在一个小墓室 , 主要用于放置墓室主人、死者生前家庭成员以及主人侍从的雕像 。
除此之外 , 还要存放其它陪葬品 , 专门存放陪葬品的墓室空间的狭小 , 也要求尽量地减少雕像的种类 。
需要一种能够尽量在来世承担较多责任的雕像随后的发展中 , 雕像要求放入死者棺木 , 或者排列在其周围的地方 , 这样提供放置这些小型丧葬雕像的空间进一步减小 , 而包揽所有来世工作的沙伯提 , 似乎更适合这种空间的要求 。
另外“在第一中间期 , 出现了奥西里斯王国的思想——每个死者都要从事与其生时的社会地位无关的卑微农业劳动的王国” , 这对贵族来说毫无疑问是不愿承担的义务 , 为了避免来世生活的辛苦 , 丧葬中需要一种能够执行农业劳动的雕像 , 沙伯提顺应了这一思想变化的需要 。
沙伯提的出现 , 使得服务雕像变得多余并逐渐消失 , 也使得墓主雕像恢复到了最初的功能 , 即体现死者生命力量 。
【古埃及墓葬中的人形雕像---沙伯提的出现,体现了死者的生命力量】参考内容来源:《亡灵书》
推荐阅读
- 154只野生白尾鹿身上检测到变异的新冠病毒,恐再感染人类?
- 全球冰川加速融化 “病毒之祖”远古病毒有望复苏
- 地球变“火球”,多个国家被高温袭击,霍金生前预言成真了?
- 1.9万个人造物体,9成都是太空垃圾,地球正在被垃圾包围?
- 感染HIV后我的人生也并没有太多不同
- 投资2.35亿!中国即将推出巡天望远镜,它究竟有什么优势?
- 死而复生?俄罗斯复活2万年前死亡生物,54年冷冻人何时能复活?
- 重磅!科学家从陨石中发现DNA核碱基,地球生命或真的来自外太空
- SpaceX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下一批宇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