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千年佛像竟然被用来当作“靶子”,“南山摩崖石刻”可谓历经坎坷】

文章图片

杭州瓶窑镇一侧 , 有座常年绿意葱茏的南山 , 其中隐藏着江南罕见的石刻群 , 虽然一直默默无名 , 现在却也已是渐为人知的景点 , 被称作“南山摩崖石刻”或者“南山造像” 。 通过佛像旁的题记得知 , 这批佛像刻于1328年 , 属于元代中后期 。 当年的僧徒利用前期采石壁面 , 组织工匠凿出浅龛浮雕人物造像 , 由西向东绵延长达360多米 , 规模可真不小 。
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就被这里“随处可见”的悬崖峭壁给“惊艳”到了 , 满是凿痕的巨石 , 历经数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淋 , 却依然清晰可见 , 堪称壮观 。 和曾经去过的一些著名石窟景观内的风格极其相似 。
不过当时也有点困惑 , 因为这些石壁有点太“干净”了 , 太新!后来才了解到 , 原来是当地相关部门投入600多万元对这处珍贵的人文遗址进行修缮保护 , 还把这些古迹表面有害钙质和苔藓附积层都彻底清洗了一遍 。 不过就我看来 , 这些千年造像虽然重新变得神采奕奕 , 却也由于太过于“整洁” , 反倒失去了本该有的“古韵” 。
在现存的13尊造像中 , 有座“阿弥陀如来坐像”吸引了我的注意 , 只见他“头顶肉髻 , 眉心有痣 , 身披袈裟 , 袒胸 , 左手屈指向上置膝前 , 右手置于胸前 , ”神态栩栩如生 。 但是和我们常见的又略有不同 , 无论五官还是身材 , 都要“瘦”上一圈 。 可能当年在瓶窑一带的僧侣 , 对于“阿弥陀如来”的印象就是这样的吧 。
上世纪70年代 , 这座佛像竟然被当地人用来当作“靶子” , 身中七枪(我猜应该是指红樱枪吧) , 在经过“清洗”后 , 这些“伤口”也跟新的一样 , 可以轻易找到 , 令人唏嘘 。 不得不说曾经有段时间 , 我们的老百姓对此类古物 , 确实是不大尊重的 , 这里就不多说了 , 无益 。
也就是这段时间 , 当地村民炸山取石 , 把“南山造像”损毁过半 。 大概在多年以后 , 人们才醒悟过来 , 这些也是极其珍贵的文物古迹 , 对它们增强了保护意识 。 有的石壁上还曾被直接凿出标语:“严禁采石 , 保护石场” 。
粗略地游走了一圈 , 这里称得上环境清幽 , 鸟语花香常伴左右 。 有趣的是巨石棱角分明 , 却又覆满植被 , 两者竟然也相处融洽 , 画面和谐 。 而一些风化了的岩壁 , 龟裂出独特的纹理 , 看上去又是别样的风景 , 这也不由得让人担心起来 , 不知道它们还能坚持多久 , 或许一场风雨过后 , 就可能坍塌掉吧 。
(图文作者:阿陆 , 谢绝转载哦 , 欢迎关注收藏和点赞)
正如一些专家老师所说:“南山摩崖石刻的造型端庄、比例匀称、形象生动、表情各异、线条流畅、纪年明确 , 是难能可贵的艺术瑰宝 , 为研究元代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艺术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历经多年的磨难 , “亡羊补牢 , 为时未晚” , 相信随着它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 也必将成为余杭瓶窑的又一处重要文化历史旅游景点 。
自驾前往的朋友可以导航到南洋东路和毛里线三岔路口 , 就在瓶窑中学前面 。 公交车则可以乘348路到最近的兴泰花园站下车 , 不过还需要步行978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