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奸杀案久攻不破,请来国家级专家仅用半小时:这个案可以结啦( 二 )


根据小倩上班的时间推算 , 时间约为六个小时左右 , 而这六个小时完全可以把尸体从上游冲到10公里以外的丁庄 。

现场勘察(非本案)03
破案、抓凶手显然成了当下的当务之急 , 因为此案已经引起了恐慌 。
由于案发地点距县城中心仅两公里 , 一时间 , 附近又有很多工厂 , 马头桥又是这些工人上班的必经之地 , 因此上夜班的工人每走到此处无不人心惶惶 。
尤其是那些青年女工每天更是提心吊胆 , 平素一向繁华的马头桥顿时阴霾笼罩 , 路冷人稀 。
马头桥成了一座恐怖的桥 , 惠济河成了条恐怖的河 , 千斤重担压在了全体参战民警的肩上 。
为了破案 , 全体干警日以继夜 , 他们兵分七路 , 对以马头桥为中心的方圆15平方公里以内的地方展开地毯式清查 。
但是令所有人失望的是 , 他们日以继夜地清查了四天 , 却一点儿线索也没有 。
直到10月31日 , 专案组终于排查出了四个重点嫌疑犯 , 但经过仔细核查前三人的嫌疑都被排除 , 只剩下一名叫王云祥的嫌疑最大 。
经查 , 王云祥 , 24岁 , 五短身材 , 城郊乡西马头村人 , 未婚 , 独居 , 从小父母双亡 。
1994年春 , 他因盗窃被判刑两年 , 1996年4月刑满释放 , 据群众反映 , 王云祥经常昼伏夜出 , 酗酒滋事 。
在调查中 , 警方还发现了这样一件事 , 据一位女群众反映 , 1997年10月 , 她上夜班 , 骑车途经马头桥南头时 , 被一男子用武力强行拖到桥下 。
据她说作案人个子矮矮的、胖胖的 , 说自己曾蹲过大狱 。
经过调查 , 王云祥的疑点在逐渐上升 。
可是 , 却有几个人同时为王云祥做证 , 说案发当晚11点多 , 王云祥因饮酒过多 , 曾在村里骂街 , 不在案发现场 。
至此 , 案件再一次陷入僵局 , 一点头绪也没有了 。

分析案情(非本案)04
案件没有了头绪 , 似乎要变成了无头案 , 没有办法 , 当地警方只能请示上级 , 请来了当时蜚声海内外的警界著名步伐追踪专家 , 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苗春青教授来协助破获此案 。
11月2日 , 苗教授刚下飞机就直奔案发现场 , 在马头桥 , 苗教授对案发现场留下的几处足迹观察后得出初步分析 。
他认为 , 作案者年龄24岁 , 身高1.65米 , 矮胖 , 体重70公斤 , 穿一双41码的运动鞋 , 走路稍微有点外八字步 , 是位体力劳动者 。
11月3日上午 , 苗教授又系统地对现场留下的70多处嫌疑人的混合型足迹进行了分析 。
苗教授手持放大镜从不同角度仔细审视比对每一个足迹模型 , 屋内静得出奇 , 在场的参战民警们无不满含期待 , 把目光全部聚集在这位屡破奇案、赫赫有名的专家身上 。
半个小时后 , 苗教授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停留在最后一个足迹上 , 他随即说道:“这枚足迹与现场上所留的足迹虽不是一双鞋 , 但为一人所留 , 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就是这个 。 ”
之后 , 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 从容地站起来 , 对身旁的公安局局长说:“这个案可以结啦 。 ”
苗教授的这种鉴定方法在技术上叫“异型鞋鉴定法” , 当时这种技术在国际上首屈一指 。
苗教授所认定的足迹正是先前被排除的王云祥的脚印 。
下一步的工作已经很明确 , 那就是立即抓捕王云祥 。
抓捕小组立即行动 , 很快就来到了王云祥所居住的西马头村 。
然而 , 当抓捕小组来到之后却发现王云祥不在村里 , 群众反映 , 他一大早就拉着一车棉花去了柿园乡棉花加工厂 。
抓捕小组得到情况后立即赶往柿园乡棉花加工厂 。
而当抓捕小组赶到棉花加工厂的时候 , 发现这里等着卖棉花的群众已经排起了长队 。
抓捕小组在人群里转了好几圈 , 也没有发现王云祥的影子 , 于是怀疑他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 已经逃跑了?
带队的刑侦大队大队长张良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 怀疑他是不是因为卖棉花的人太多 , 又快赶上中午饭点儿了 , 是不是出去吃饭了?
果然不出张良民之所料 , 没过一会儿 , 王云祥打着饱嗝 , 哼着小调大摇大摆地从加工厂外走来 。
张良民见状 , 根本不等他反应过来 , 带着公安干警就朝他围了过来 , 一副冰凉的手铐就铐住了他的双手 。

抓捕凶手(非本案)05
在审讯室里 , 面对威严的公安人员 , 曾入过狱、具有一定反侦察经验的王云祥故作镇静 , 时而咆哮:“我没有杀人 , 放我回去 。 ” , 时尔干脆双目紧闭 , 以沉默相对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