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养老金不按照百分比上调了,多的少涨,少的多涨,真的吗?

是这样的 , 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对的 , 而且也没有官方的消息说养老金上涨方式会调整 。

首先养老金上调的时候 , 会公布一个整体的涨幅 , 其次再根据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这三种方式来调整每个人的养老金 。每个人的养老金上涨 ,  并不是直接乘以一个百分比来计算的 , 而是兼顾到了公平和效率 , 否则单纯根据百分比来统一上涨养老金 , 只会让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拉大的 。

至于说多的少涨 , 少的多涨 , 这也是不成立的 。因为根据挂钩调整的方式 , 养老金水平高、缴费年限长 , 养老金只会上涨的更多 。

当然 , 也有一些地方在调整养老金的时候 , 会适当向养老金水平低的人员倾斜 , 比如说北京 , 采取的就是提低控高的方式 , 在挂钩调整环节 , 对于养老金在5786元以下的 , 上涨55元 , 而养老金在5786元以上的 , 上涨20元 。再比如山东 , 在倾斜调整环节 , 企业退休人员可以多上涨一些 。

@社保当家 , 感谢你的阅读 。

其他网友观点

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 不是真的 。

自2005年以来 , 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7连涨 。养老金上涨幅度从一开始的10% , 到今年的4.5% , 每一年国家都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丶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物价涨幅等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综合考量 , 然后制订统一的全国总体养老金调整比例 。各个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 , 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比如2020年总体调整比例为5%、今年的总体调整比例为4.5% 。

有人说 , 养老金不按照百分比上调了 , 多的少涨 , 少的多涨 。也有人说 , 养老金上涨时 , 就是在自己养老金基数上按照国家确定的上涨比例来增加养老金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会 。国家每年确定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比例 , 仅仅是一种调整比例的高限 , 各省必须按照这个总体比例来制订调整比例和水平 , 具体调整中并不是实行一刀切 , 而是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 。

所谓定额调整 , 就是在同一个地区 , 退休人员不分彼此 , 统一增加相同金额的养老金 , 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所谓挂钩调整 , 就是按照本人的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双挂钩”调整养老金 , 体现“长缴多领、多缴多领"; 所谓倾斜调整 , 就是对高龄退休老人、在艰苦边远地区退休的人员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 , 每个月再倾斜增加一定金额的养老金 , 体现重点关怀 。

这样一来 , 由于退休人员之间存在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年龄大小、退休地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差别 , 即使在养老金上调比例、退休地都相同的情况下 , 退休人员每个月上涨的养老金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 。比如 , 有的人由于养老金水平较高 , 但年龄没有达到享受倾斜照顾的资格 , 上涨的养老金可能连养老金平均涨幅都达不到 , 而有的人虽然养老金水平较低 , 但却可以享受倾斜调整的待遇 , 所以养老金的上涨幅度不但达到甚至会超过当地的平均水平 。

其他网友观点

你好:

以北京为例 , 主要是四个字:“提低限高” 。

养老金比较高的人、工龄特别长的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高职级的人、大型国企央企退休的干部、年龄非常大的人、以及部分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参加过革命工作的老人、经济发达地区退休的人 , 这些人每月涨钱超过300元的概率较大!

但是并不绝对 , 比如说国企退休人员 , 有一些职级不高的养老金、其实也不算高 。为什么你每月连两百元都涨不到?主要是七点原因 , 分别是:

【有人说养老金不按照百分比上调了,多的少涨,少的多涨,真的吗?】工龄太短、养老金水平太低、年龄还不够大、不能享受任何倾斜、曾经的社保缴费指数太低、自己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退休、社平工资不高、以及没有视同缴费年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