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

文章图片


1>收割机

NOD兄弟会在泰伯利亚矿藏流星撞击地球后 , 开发了收割机 , 此举显露出Nod地球一霸的实力 。 Nod迅速推行采集新能源泰伯利亚矿 , 开发的泰矿占全球市场的49% , 几乎是GDI资助国的2倍 。 游戏中GDI和Nod都拥有收割机 。


收割机是一种重型采矿车 , 价格昂贵 , 采用了全地形车底盘 , 行驶缓慢;驾驶舱下方的2个大型机械臂可以切割泰矿 , 放入后部的矿舱中 。 采集完毕 , 矿舱封闭 , 驶往泰矿精炼厂卸载 。



重制版图标

重制版游戏中的收割机

该车没有武器 , 但防护很强 , 受到伤害后还能自行维修至50%耐久度;但容易受到反载具武器伤害 。 它可以碾压步兵和Nod侦察摩托车;使用了车载AI , 可以被敌人骇入 。 车载AI有时表现很傻 , 出现原地不动的现象 。


原设定中 , 收割机拥有2个大型“吸尘器” , 后来换成了机械臂;部分设定运用到了之后的喷火坦克中 。


其他游戏:
在《命令与征服2》中 , 被新型收割机取代
2>悍马
悍马是GDI的高机动多用途侦察车 , 造价便宜 , 车顶安装一挺7.62mm M60通用机枪 , 除了侦察 , 也可以支援步兵作战 。 它的武器比步枪兵威力略大 , 擅长对付步兵或其他轻型载具(如NOD兄弟会的越野车) , 可以骚扰敌方资源点;但无法伤害坦克和建筑 , 防护不足以抵御火炮或火箭等重武器 。



重制版图标

重制版游戏中的悍马
悍马不能运输多于一名机枪手的部队 , 可以穿越泰伯利亚矿区而乘员不受伤害 。 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后期 , 悍马安装了遥控武器站 。 因为重量轻 , 不能碾压步兵 。

概念设定图
其他游戏
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中 , 悍马被金刚狼步行者取代;但因其易于操作 , 可靠性佳 , 仍作为民用车辆使用至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结束后
《命令与征服:将军》中的美国也使用悍马


现实中的悍马
3>MCV
GDI和NOD兄弟会都拥有MCV , 它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 是一种可折叠的移动基地 , 在战场展开后可以提供补给和重型建筑设备 。 因为携带大量设施 , MCV体积巨大 , 移动非常缓慢 。 它在车辆状态时比较脆弱 , 即使装甲厚重 , 还是容易被反载具武器摧毁 , 要尽快展开 。



重制版图标


MCV是游戏中最昂贵的单位 , 它没有武器 , 但可以碾压步兵 。 MCV的展开和折叠需要高超的计算机资源管理技术和尖端机器人技术 , 还有大量人手 。 只有展开MCV , 才能建造建筑 。

展开动画




货梯

其他游戏
按照命令与征服的时间线 , 红色警戒1的MCV是最早的;
在命令与征服2中 , MCV升级成新型号


4>APC
APC是GDI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中的主力装甲输送车 , 外观像美国的M113装甲输送车 。 它可以运载5名步兵 , 穿越泰伯利亚矿区而不让载员受伤 。 APC价格低 , 速度快 , 有一定的装甲 , 安装一挺和悍马相同的M60机枪 , 无法移动射击 , 它可以替代悍马的地位 。 因为车重比悍马大 , 速度快 , APC很适合碾压步兵 。

过场CG

重制版图标

重制版游戏中的APC

美国的M113

APC易受反载具武器伤害 , 不过NOD的光明石碑有时不能一击击毁APC;APC运送工程师可以出其不意的占领敌建筑 , 如果APC被毁 , 乘员都会死亡 。 APC是游戏中视野最大的单位 , NOD在某些任务中可以获得APC 。 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结束后 , APC退役 。



步兵进入/离开APC有放下尾门的动画
其他游戏
在命令与征服2中 , APC被GDI的两栖APC和NOD的钻地APC取代
5>中型坦克
GDI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中以中型坦克为自己的主战坦克 , 它安装一门105毫米炮 , 可以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 外形和火力像美国的M1主战坦克(不是M1A1);它在过场中还有机枪 , 但游戏里不能用 。 NOD兄弟会也偷窃/俘获过少量中型坦克并投入战场 。 在Nod任务中 , 占领GDI的战车工厂就可以生产中型坦克 。


美国的M1 , 安装105毫米炮

过场

重制版图标

重制版游戏中的中型坦克

中型坦克速度较慢 , 装甲不错 , 价格略贵 , 火力和射程比Nod坦克强 , 单挑能战胜Nod的喷火坦克 , 甚至连续战胜2辆Nod轻型坦克 , 生产速度不如轻型坦克和Nod侦察摩托 。 它反载具和建筑火力不错 , 综合性能在游戏的装甲车辆中仅次于猛犸坦克 。 中型坦克被毁后 , 有时会有一名乘员幸存 , 但处于受伤状态 。


中型坦克的主炮对付步兵很无力 , 火箭兵是其克星 , 但它可以碾压步兵 , 但因速度慢容易被避开 。 它也难以对付GDI先进防御塔和Nod光明石碑 。
其他游戏
在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中 , GDI用泰坦Mk.1替代了中型坦克;
在红色警戒1中 , 盟军的中型坦克在CG中的造型和它一样

6>移动总部
移动总部是一种以半履带车为底盘的移动指挥中心 , 车内安装了高科技通讯设备 , 它的外观和红色警戒1的雷达干扰车、特斯拉坦克原型车一样 。 它只出现在多人游戏夺旗模式 (CTF) 中 , 此时不能使用基地 。 玩家不能生产移动总部 , 但可以在维修站以300的价格出售 。


7>多管火箭炮
GDI基于美国的M270研发了多管火箭炮(MLRS) , GDI唯一的远程单位 , 在多人游戏和扩展包秘密行动的某些任务中 , NOD兄弟会也可用 。 该车拥有12联装227毫米多管火箭炮 , 擅长对付步兵、轻装甲载具和建筑 , 不擅于对付重装甲车辆 。 MLRS移动缓慢 , 装甲薄弱 , 易受反载具武器伤害 , 有最小射程 。



重制版图标

重制版游戏中的MLRS

M270

MLRS造价和中型坦克相同 , 比Nod的自行火炮贵不少;MLRS需要建造武器工厂和高级通讯中心才能解锁 。 它还可以防空 , 但效果一般 。 MLRS射速较快 , 每次发射2枚制导火箭弹 , 射程仅勉强超过Nod的炮塔 , 在战斗中不留心容易被敌基地防御攻击 。 该车是溅射伤害 , 对集结的步兵来说很致命 。


其他游戏
在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中 , GDI用悬浮式MLRS代替了它
8>猛犸坦克
猛犸Mk.I(或X-66)是GDI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中使用的重型攻击坦克 , 有2门120毫米炮和2个“猛犸獠牙”6联装60毫米反步兵/防空导弹吊舱 , 导弹有飞溅伤害 。 它由原子能发电机提供动力 , 且拥有自我维修至50%耐久度的能力 , 是游戏中最大最慢的坦克 , 火力和装甲也是坦克的冠军 , 一次炮击就能击毁一些轻型载具 。



重制版图标

重制版中的猛犸Mk.I

猛犸造价昂贵 , 生产时间慢 。 该单位的AI不太完善 , 有时坦克会用主炮而不是反步兵火箭攻击步兵——正面对敌通常用主炮攻击 , 而侧面对敌则用导弹 。 玩家也可以快速切换目标增加使用导弹的几率 。


其他游戏
在命令与征服2中 , GDI用猛犸Mk.II步行机替代了它 , 但被遗忘者获得获得了一些猛犸坦克 。

被遗忘者的猛犸Mk.I
【机枪|盘点《命令与征服1》里的GDI车辆】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