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市值蒸发3000亿欧!起因竟是一笔错误交易( 二 )


3)主观操作失误 。 以2005年日本瑞穗证券的“乌龙指”最为典型 , 这类事件的主要原因是非主观的操作失误导致 。
历史上最著名的乌龙指事件
趁此机会 , 我们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历史上一些经典的事件 。
1、光大“乌龙指”事件
A股市场最典型的 , 首先当然要数光大“乌龙指”事件 。
2013年8月16日上午11点05分左右 , 一直低位徘徊的上证指数一分钟内涨超5% , 最高涨幅5.62% , 沪市权重股也集体发生异动 , 多达59只权重股瞬间封涨停 。
8月18日下午 , 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 , 16日“乌龙事件”源于光大证券在进行上证180ETF套利过程中出现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 , 导致错误买入大量权重股 。
根据调查 , 此次主要是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 , 并被连锁触发 , 导致生成巨量委托订单 , 直接发送至上交所 , 累计申报买入234亿元 , 实际成交72.7亿 。
事后光大乌龙指被罚5.23亿 , 原总裁徐浩明被终身禁入 。
2、日本瑞穗证券“乌龙指”:操盘手敲乱日本股市
2005年12月8日 , 日本瑞穗证券公司的一名经纪人在交易时出现重大操作失误 , 引发投资者恐慌并导致证券类股票遭遇重挫 , 东京证券交易所陷入一片混乱 。
这个错误发生在当天上午开盘后不久 , 瑞穗证券公司一名经纪人接到一位客户的委托 , 要求以61万日元的价格卖出1股J-Com公司的股票 。 然而 , 这名交易员却犯了个致命的错误 , 他把指令输成了以每股1日元的价格卖出61万股 。
这条错误指令在9时30分发出后 , J-Com公司的股票价格便快速下跌 , 等到瑞穗证券公司意识到这一错误 , 55万股股票的交易手续已经完成 。
为了挽回错误 , 瑞穗发出了大规模买入的指令 , 这又带动J-Com股票出现快速上升 , 到8日收盘时已经涨到了77.2万日元 。 回购股票的行动使瑞穗蒙受了至少270亿日元(约合18.5亿人民币)的损失 。
3、2010美国“闪电崩盘”风险事件
2010年5月6日美国股市出现盘中暴跌 , 创1987年10月美国“股灾”以来的最大跌幅 , 随后又出现急剧回升 。
当时事情是这样的……
2010年5月6日美股开盘 , 受欧洲债务危机各种利空的影响 , 市场悲观氛围浓厚 。
一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Waddell&Reed在市场下跌过程中卖出了7.5万张E-mini S&P 500股指期货合约 , 占当时市场交易量的9% , 许多高频交易程序跟进 , 导致S&P 500股指期货迷你合约的成交量比通常成交量激增了五倍 。
但是 , 买方流动性大幅下降 , E-Mini S&P 500合约买盘降幅为55%;追踪S&P 500指数的ETF基金买盘降幅20% 。
其结果就是 , 14点40分左右 , 以苹果、埃森哲、宝洁为代表的美股以闪电的速度暴跌 , 大部分ETF最低价较5日收盘价跌8%以上 , 约有160支12 ETF的最低价近乎为零 , 之后又在20分钟内大致收复之前跌掉的600点 。
4、伦敦交易史上最强乌龙指
2014年1月30日 , 伦敦股市惊现史上最强乌龙指 , 汇丰股价1分钟内上涨超过10% 。 乌龙指主角交易员从客户处收到订单 , 要求购买250万美元汇丰股票 。 交易员误解了客户的需求 , 认为客户需要购买250万股汇丰股票 。 然而 , 这却不是造成汇丰股价飙升的致命错误 。
交易员将订单分成了5笔 , 但他依然将每笔订单的参与率设为了20% 。 这才是真正致命的错误 。 这样一来 , 交易员的五笔交易事实上在互相竞争 , 购买250万股 , 参与率为100% 。 也就是说 , 他买下了市场当时所有的交易量 。
【5分钟市值蒸发3000亿欧!起因竟是一笔错误交易】来源:钱江晚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