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 8分钟感知理论很明显是基于物质传递本身来讲 , 并没有考虑到太阳本身的活动 , 如果我们给予这个假设更多的物理量 , 那么结果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
宇宙中四处飘荡着陨石
漫长的等待要想完成这个预演 , 我们就必须考虑到太阳核心的核聚变 , 如果它突然停止运作 , 也就是物理意义上的突然熄灭 , 太阳的变化为何却有着10000年的感知时间?
因为在太阳核心 , 这里存在着超强的核聚变反应 , 这种核心能量释放出来的效果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太阳光 , 但它里面包含着大量的超高能伽马辐射 。
伽马射线暴概念图
【太阳若熄灭,人类多长时间才能感知?8分钟后?准确来说是10000年】这些超高能伽马辐射会在太阳的进一步活动中被抛射出去 , 每个伽马射线光子形成后便会进行光速传播 , 前行到地球 。
但现在 , 太阳的核心停止了运作 , 这些伽马辐射也开始变得“懒惰”起来 。
伽马射线暴原理
由于没有核心运动 , 这些伽马射线光子在被吸收和重新辐射之前最多只会行进几毫米 。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 , 它们的运动还是能够继续维持的 , 伽马射线光子会以随机方向和低能量重新辐射 。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 这种能量仍会以光速进行 , 但由于这种辐射量微弱 , 因此即便是光速它们也只能够移动几毫米 。
太阳内部结构概念图
在太阳核心内部 , 这种随机的运动让它们看起来就像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窜 , 而且经由自身辐射还会在粒子之间进行反弹 。
伽马射线粒子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弹跳中损失能量 , 直至完全耗尽 , 最终达到太阳表面 。
不过这里面也不是所有粒子都会遵循这种消减方式 , 也会存在一些低能量损耗逃离出太阳表面的粒子 , 只不过它们所耗费的时间同样不短 。
这些粒子离开核心后仍然具备较高的能量 , 因此它们也会在剩余的能量中散发出不同的光芒 。
伽马射线粒子发出的光芒概念图
整个核心衰减的过程大概需要10000~170000年 , 那些保留了较高能量的粒子会发射高频短波 , 例如X射线和紫外线 。
而没有逃离出来的粒子会在反复地弹跳碰撞中消失 , 或者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出来 。
现在我们以人类的视角来看看 , 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 我们将体验到怎样的变化?
太阳表面
超越时间的存在在最初的10000年里 , 所有的一切看起来似乎还很正常 , 太阳的观测的数据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
但是在10000年之后 , 那些能够迅速逃离出核心的粒子开始逐渐从X射线、紫外线 , 以及更蓝的光线中消失时 , 人类开始感觉到不对劲了 。
日饵:太阳色球喷出的等离子体 , 温度高达几百万度
其实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变冷了 , 而且颜色也会越来越淡 。
接下来的170000年里 , 太阳的颜色会从曾经的黄色变为橙色 , 然后再到红色 , 最后变成深红色 。
而在160000年的时间里 , 太阳亮度会下降至只有现在亮度的千分之一 , 太阳从地球看上去就跟我们在地球观察冥王星一般 。
变暗的太阳会是这样的吗?
一旦超过170000年 , 太阳的光谱将变得很难发现 , 只有一点点淡红光 , 这个时候太阳还会在自身的引力下发生坍塌 。
因为它的内部已经没有物质运动可以支撑它的存在 , 剩下的只有基本粒子和引力 。
太阳吸收光谱
根据当前的观察 , 太阳由于自身的质量并不大 , 因此它只会变成白矮星 , 如果想要成为中子星 , 那么太阳的质量至少要比现在大出10倍 。
这便是太阳的最终命运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 太阳熄灭这个变化并不是一个直接完成的过程 , 太阳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仍会残留一部分物质继续进行活动 。
中子星:恒星发生超新星爆炸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
不过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 , 当太阳成为白矮星之后 , 坍塌会引发另一个聚变循环 。
剩余的氦元素会逐渐变成更重的元素 , 核心中的其他元素会在收缩中猛烈地被压缩 。
这时温度便又会急剧升高 , 光度会保持大致恒定 。
当恒星的质量小于8个太阳的时候 , 恒星就会演化成白矮星
当核心温度大约在29000℃时 , 太阳的大气层会被电离成星状星云 , 外表看起来就像蓝色的外环 , 最终完成白矮星的蜕变 。
如果人类当前的科学理论正确的话 , 那么在白矮星之后 , 太阳将会成为一个完全冷寂的黑矮星 。
推荐阅读
- 假面骑士剑:大象不死兽基础战力强大,却忽视了剑崎是人类的本质
- 为什么我们经常听说物种灭绝,却从未听说有新物种诞生?
- 一位顶尖投资者的毕生经验:要勇于尝试,在一次次亏损中慢慢盈利
- 34岁男星确诊后,将女友人打进医院,亲自写忏悔书认错道歉!
- 基本敲定!湖人有望完成大交易,核心要走,詹姆斯可获三猛将辅助
- 《篮球火》男星施暴女友人,受伤照曝光,事发后追到医院威胁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