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徐霞客 , 名弘祖 , 字振之 , 号霞客 。
大家第一次知道这位400多年前的“驴友”大都是在初中历史课本的《徐霞客游记》上 。 在一众政客文人中 , 这个中国最早的背包客格外引人注目 。
徐霞客号称“游圣” , 自他22岁开始到55岁油尽灯枯 , 在33年的时间内游遍了大明的14个省 , 游山玩水之间写下广为流传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 。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 ,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一个疑问:30年不间断地全国游 , 他的旅游经费来自何处?
出身富贵即使是交通便利的现代 , 大多数抱着“世界这么大 , 我想去看看”这份壮志的人也会因为忙碌于赚钱应酬而含憾作罢 。
而在古代 , 要游遍全国 , 最首要的也是要有个富裕的家底 , 而徐霞客 , 恰恰出生于富裕人家 。
徐霞客是江苏人 , 而江苏自古就是中国的“钱袋子” , 许多家境富裕的富户都出身于此 。
而且徐霞客并不是什么小富二代 , 他的高祖父徐经是江阴的巨富 , 史称“广有田亩 , 富有义行 , 有敕书楼为证 , 诗书传世 , 筑有万卷楼” 。
虽然到他这一代家道中落 , 但瘦死的骆驼究竟是比马大的 , 凭着世代传承的经验 , 加上他的父亲徐有勉踏实肯干 , 也让家境中兴了一些 。
这就让徐霞客有了一定的“启动资金” , 更重要的是 , 他爹没啥别的喜好 , 偏偏也是个旅游爱好者 , 带着小徐霞客时不时出门游览山水 , 也培养了徐霞客对旅游的兴趣 。
在徐有勉去世之后 , 徐霞客本打算游历祖国山河 , 并撰写通志以传后世 , 但考虑到自己母亲年事已高 , 不在身边难以尽孝 , 遂不忍出行 。
徐霞客的母亲多多少少也知道他们爷俩的爱好是游山玩水 , 在知道他的志向后全力支持 , 并拿出家资来支持他 。
徐霞客曾用这样一句话叙说他的母亲:“母无他好 , 好习田妇织 。 ”但这其实有很大自谦的成分在里面 。
实际上 , 徐霞客的母亲虽然“好习田妇织” , 但开的是一个大型手工作坊 , 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中型公司了 。
有记载说 , 每遇荒年 , 徐母命霞客以数十石粮救济灾民 , 家底之厚实 , 如此可见一斑 。
有如此殷实的家底 , 徐霞客自然能够放心全国游 , 而不担心囊中羞涩了 。
亲友相助中国有句俚语 , “在家靠父母 , 出门靠朋友 。 ”即使徐霞客资本背景雄厚 , 出门在外 , 也难免会有不便的时候 。
何况徐霞客其实并非徒步行遍祖国的山河 ,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 , 他出游时步行只占据了60% 。
行到险峻之处 , 他采取的往往是轿子、骑马、坐船的出行方式 , 在旅途中生活悠闲 , 走到哪都有仆人进行伺候与整理书籍 。
单在游记“粤西游日记”部分 , 就记载着他带五个仆从随行 , 人员之多 , 以至于路上的村民纷纷怀疑他们是一个诈骗团伙!
这么多人出游 , 行到荒郊野岭处 , 发生不便该要如何解决?好巧不巧 , 他的亲戚朋友此时正好能帮他解决这些问题 。
徐霞客的“朋友圈”也是常人不能比拟的 , 各种记录显示 , 无论是家中亲戚 , 还是他结识的好友 , 上至朝廷大佬东林名士 , 下至地方秀才举人 , 林林总总都与他关系密切 。
举个例子 , 当他第一个孙子徐建极出生时 , 仅在当天 , 徐霞客就同时收到了黄道周、文震孟、陈仁锡等5位翰林名士好友的贺信 。
徐霞客的朋友遍布天下 , 因此 , 无论行至何处 , 只要一有难题 , 当地的地方官员都会提起一股子劲进行照应 。
毕竟能卖这样一位门路通达的大佬的人情 , 怎么说也是祖上积德、三生有幸了 , 之后无论发生什么事 , 凭此人情 , 也能行个方便 。
据记载 , 崇祯十三年即1640年 , 徐霞客进行最后一次出游 , 在路上得了重病 , 无法下车走路 , 严重到
推荐阅读
- 徒步旅行|浙江这个古村四面环山,瀑多潭密如世外桃源,美成玩水胜地人不多
- 徒步旅行|五一”假期第三天,贵州省接待游客人次继续增加
- 徒步旅行|海底别墅酒店28万元一晚,躺在床上看海景,住一晚人生圆满
- 背包客|为什么很多人说“住青旅的人都不正经,正经的都去住酒店了”?
- 旅行|全球比较适合背包客旅行的国家,来一场说走的旅行,你喜欢哪个
- 露营|投资景区观光小火车怎么样?
- 东南亚旅游|柬埔寨血奴事件,东南亚旅游这么可怕?背包客说:你知道得太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