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导读:星体是由松散的物质团块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在一起的 , 但是引力梯度和物质团块的分布有关 , 如果仔细推敲地球、太阳系的形成过程 , 疑点重重 。
根据主流的科学观点 , 地球诞生于45亿到50亿年前 , 在40亿年之前 , 地球是一个熔融的岩浆团 , 地表是液态的 , 被称为天文时期 。 地表冷却了以后形成了地壳 , 被称为地质时期 。
地球并不是孤立的 , 它围绕着太阳运行 , 而且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面还有诸多的行星 , 地球的起源理论上是和太阳系的起源同步的 。
目前最主流的学说认为 , 太阳系由一个原始星云团溃缩形成的 , 中间最大团物质云形成了母恒星~太阳 , 在周围轨道上一些小的岩石聚集成团 , 形成了行星 。
这就是所谓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吸积说 。
但是这个学说是有缺陷的 。
▍关于太阳系起源的各种假说 。星云吸积说也是最早诞生的太阳起源学说 , 这个学说比较直观 。
但是仔细分析形成的过程 , 会有如下疑问 , 到底是先有太阳还是先有地球?
因为这涉及到引力的分布问题 。
理论上说应该是先有太阳 , 因为有一个引力中心点以后 , 才会形成围绕它运行的各个物质圈层轨道 , 然后在这个物质圈层里面才会形成各个行星 。
但是 , 物质团块的质量分布会引起引力变化 , 既是物质团块的质量不变 。
我们假定太阳最原始还没有形成的时候 , 我们可以称它为原始奥尔特星云 , 星云的引力中心点 , 对于周围物质的引力会随着物质向中心点聚集而增强 。
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 假如地球的质量不变 , 如果地球变小 , 比如说直径变到500公里 , 地球周围这些人造卫星轨道会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是:人造卫星的轨道会变化 , 因为地心的引力会增强 , 第一宇宙速度会增加 , 人造卫星会掉到地球上 。
为了便于理解 ,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站在地球表面上的人 。 从这个人站的地方用一个虚拟的平面 , 垂直于地球表面 ,
地表上的人受到的引力是两个半球的合力 , 但是这个合力它有一部分是抵消的 , 因为这两个力不平行 。
地球越小 , 这两个力的夹角就越小 , 相互抵消的作用就越小 , 即使人和地心的距离不变 , 人的体重也会变大 。
就是因为这样的道理 , 一团星云变成一颗恒星 , 是一个质量集中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质心对外部物质圈层的引力是逐步变大的 , 原来稳定的圈层会不稳定 。
这个质量集中的过程越剧烈 , 引力增加的幅度就越大 。
一个直径将近是一光年的氢气团 , 收缩成一颗百万公里直径的恒星 , 外层物质受到质量中心的引力会增加几千、几万倍 , 内层轨道的所有物质都会掉到恒星上去 , 因此不会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
如果星云说成立 , 那么 , 必须地球和其他的行星比太阳先出现 , 并且独立组合 。
在18世纪 , 哲学家康德和数学家拉普拉斯 , 独立提出了太阳起源的星云吸积学说 , 但是对于地球和太阳到底谁先出现 , 他们结论是相反的 。
也正因为如此 , 才给其他的太阳系诞生理论留下了空间 。 科学家相继发展出了灾变学说和俘获学说 。
灾变学说认为 , 最开始太阳
俘获学说就更好理解了 , 就是太阳绕着银河系运行的过程中 , 俘获了地球 , 这个时间大约在5.4亿年前 。
由于地球被太阳俘获以后 , 进入了宜居带 , 温暖的阳光导致了地球上的生命大量繁殖 , 这就是所谓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
推荐阅读
- 再等40万年!科学家推测人类和外星人交流的时间,怎么算的?
- 科学家称,人类可能40万年都听不到外星人的声音
- “五年来最强”你能保护自己免受太阳耀斑的伤害吗?
- 人类为什么只吃食草动物,不吃食肉动物?
- 美国科学家:土卫六和地球相似度极高,但它太奇怪了
- 旅行者一号已飞229.8亿公里,为何其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令人深思?
- 大撕裂理论:宇宙最终的结局,或许是终极的孤独
- 地球的真实面貌早已伤痕累累,你知道现在的地球长什么样吗
- 打着马斯克的旗号想独霸太空?我国发卫星还得看美国脸色?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