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露洁|神奇!万人小镇却有9家上市公司,人均GDP超深圳

高露洁|神奇!万人小镇却有9家上市公司,人均GDP超深圳

文章图片

高露洁|神奇!万人小镇却有9家上市公司,人均GDP超深圳

文章图片




文 | 华商韬略 吴锐

扬州市 , 有一个只有3万人的小镇 , 名叫杭集 。 这个小镇面积只有40平方公里 , 是开车一眨眼就会错过的小地方 。
杭集虽小 , 但很重要 。 这里的工厂一旦停止运转 , 全球将有三分之一的人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这个人均GDP超过深圳的小镇 , 每天生产着全球市场上超过30%的牙刷 , 和中国市场上超过80%的牙刷 。
早在200年前 , 清道光七年(1827) , 杭集农民刘万兴就用牛骨马尾手工制作出苏北地区第一支牙刷 , 他还颇为前瞻性地给自己的牙刷确立了品牌——“三星”牌 。 这就是杭集最早的牙刷品牌 。
清末民初 , 刘万兴的后代和众多弟子还在上海、浙江等地自办或帮办了很多牙刷厂 , 在当时的牙刷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 也让杭集牙刷名闻天下 。
上世纪80年代 , 随着改革开放 , 杭集当地鼓励民间办工业 。 由于拥有制牙刷的传统 , 一时间 , 当地涌现了近万家牙刷作坊 。 经过淘汰兼并 , 到1995年 , 杭集镇形成了200多家成规模的牙刷企业 , 产量占全国80% 。
杭集小镇强大的产能 , 甚至震撼到了国际牙膏、牙刷霸主 , 美国企业高露洁 。 高露洁公司没有选择和这个小镇竞争 , 而主动加入了杭集阵营 。
2000年 , 高露洁和杭集本地企业江苏三笑成立了合资公司高露洁三笑 。 从此 , 高露洁在这个小镇拥有了自己全球最大的牙刷生产基地 , 年产14亿支 , 占高露洁全球牙刷产量的55% 。

图注:三笑牙刷
发展到今天 , 整个杭集镇年产牙刷75亿支 , 远销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 。 除了江苏三笑、佳洁士 , 这里还汇聚了两面针、曙光、倍加洁等知名牙刷企业 。

受牙刷产业带动 , 杭集镇人均GDP接近22万 , 比深圳还要高 。 杭集虽只是一个镇 , 却拥有9家上市公司 , 而且当地平均两个家庭中就有一个老板 。
虽然杭集现在在国际牙刷市场上风光无限 , 但最近20年的历史上 , 它也经历了两次重大危机 。
90年代末 , 粗放发展造成杭集出现了大量以次充好的劣质牙刷 , 市场呈现出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 。
为了扼杀劣质产品 , 杭集人提出 , 由全国龙头企业和权威机构共同制定行业标准 , 规范市场 。 于是 , 全国有7家龙头企业参与到牙刷国标的制定中来 , 其中有5家来自杭集小镇 。
杭集倍加洁公司的创始人张文生作为企业代表 , 参与了这次标准制定 。
“我们企业有生产经验 , 权威检测机构有技术、理论 , 我们二者结合 , 就是理论联系实践 。 有了新标准 , 就能提高我们产品的品质 。 ”
张文生和其他企业代表、政府工作人员 , 不断奔波于杭集、北京两地 , 终于在2003年 , 迎来了中国牙刷新国标 。 从此劣质牙刷难有立足之地 。

图注:倍加洁公司董事长张文生
就在同一年 ,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小镇“中国牙刷之都”称号 。

新国标推动杭集牙刷出口量大增 , 但是2011年 , 杭集牙刷又遇到了第二次危机 。
这一年 , 随着牙刷生产成本上升 , 国内外同行技术的进步 , 杭集牙刷出口量明显放缓 。
“当时 , 转型升级对我们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 ”江苏酒店日用品协会会长兰进说 。
内有广东 , 外有日本等竞争对手 , 小镇的各家企业纷纷在设计和技术上进行提升 , 要保住世界“牙刷之都”的位置 。
曙光牙刷厂与国家纳米中心合作 , 历时十多个月研发出环保牙刷 。 这种牙刷的柄是利用秸秆料制成 , 100%可降解 。 该产品立刻在德国、瑞典等国家受到热捧 。

图注:用秸秆料制作的牙刷
为了降低成本 , 江苏三笑与哈工大机器人科创中心合作 , 研发出了智能化投料系统 。

公司执行董事长韩笑添说:“该系统投用后 , 在每条包装生产线上 , 可替代五个工人 , 极大降低了成本 , 提升了生产效率 。 ”
众人拾柴火焰高 , 通过小镇上各家企业的共同努力 , 新科技不断迸发 , 杭集成功打了一场转型升级翻身仗 。
浴火重生后杭集牙刷 , 成为了迪拜七星级酒店的标配 , 而且还霸占了全球酒店90%的牙刷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