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432亿,知名电商被ST,曾引领中国电器零售业!( 二 )


继续解决债务和流动性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 , 面对重重挑战 , 苏宁易购在困局中转型求生 , 推进各项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 。
一方面经营层面 , 苏宁砍掉亏损且看不到发展价值的业务 , 进一步聚焦家电3C核心业务 , 同时零售云、易采云、社交云等增量业务快速发展 , 其中重点发力下沉市场的零售云全年新开门店2678家 , 总量达到9178家 , 并实现单季度GMV规模同比增长27% 。
另一方面 , 苏宁继续解决债务和流动性问题 。
2021年8月下旬 , 随着银企合作的稳定以及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增量授信 , 在各大品牌商的支持下 , 流动性逐步恢复 。 一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2.96亿元 , 并获得增量授信10.5亿元 , 有效补充了流动性 , 保障了经营的持续稳定 。
同时 , 2022年以来 , 苏宁易购也在进行资产盘活工作 , 根据3月8日公告 , 南京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分别购买公司持有的苏宁消费金融36%股权和3%股权 , 本次交易预计增加净利润约 0.75 亿元 。
此外 , 苏宁易购还将积极推动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合作恢复及应付款项的解决 , 平稳解决应付款项的支付安排 , 减轻对公司运营资金及流动性的压力 。 并且积极争取战略股东、产业投资人的支持 , 加强在商品、物流、电商运营等方面的合作 , 深化战略合作关系 , 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经营业绩 , 改善经营现金流状况 。
面向2022年发展 , 苏宁易购表示 , 将通过深化银企合作力度、加快资产盘活实现公司流动性进一步改善 , 持续强化商品供应链 , 全力加快经营修复 , 实现全年盈利 。
公告称 , 确保家电3C核心业务回归盈利轨道是全年的工作主线 。 同时 , 公司将积极推动零售云、易采云、社交云三个业务体系快速发展 , 实现在整体规模和盈利方面的突破 。 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 苏宁易购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及服务升级战略 , 成为一家为用户提供家庭场景解决方案的零售服务商 。
中诚信国际认为 , 2021年度业绩的亏损将对苏宁易购资本实力和财务杠杆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 2021年下半年以来 , 公司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及资产盘活措施的进展对其业绩改善起到一定作用 , 2022年一季度业绩改善的持续性、资产处置及银行新增授信的后续进展等情况仍有待进一步关注 。
除了苏宁之外 , 这19家公司或将退市
据公告披露 , 4月29日至4月30日 , 有19家公司先后发布股票停牌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
包括*ST西水、*ST科迪、*ST天首、*ST猛狮、*ST德威、*ST昌鱼、*ST东海A、*ST宝德、*ST中天、*ST海医、*ST丹邦、*ST绿景、*ST圣莱、*ST厦华、*ST海创、*ST晨鑫、*ST当代、*ST新光、*ST金刚 。
其中 , *ST西水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2020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和公司2020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 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 , 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处理 。
另外 , 据年度报告显示 , *ST西水的202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 根据相关规定 , 公司股票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
今年或是退市大年
消息面上 , 为适应注册制改革和常态化退市的要求 , 进一步加强退市公司监管 , 证监会4月29日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
《指导意见》提出 , 证监会将指导全国股转公司等单位持续完善有关的自律规则 , 切实发挥退市板块制度功能 , 保护投资者基本权利 , 确保退市制度平稳实施 , 推动形成“有进有出 , 能进能出”的良好生态 。
2022年可能是退市大年 。 根据退市新规 , 2020年年报是首个适用年度 , 对于2020年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 , 若是2021年年报再触及退市标准 , 将直接被终止上市 。
根据退市新规 , 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已取消 , 若公司股票最终被交易所终止上市 , 自决定公布之日后5个交易日届满的下一交易日起复牌 , 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 , 并在股票简称前冠以“退市”标识 , 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
来 源 | 上市公司公告、证监会发布、公开资料、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倪雨晴 编辑:林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