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共13人上过太空,为何两位是航天英雄,其他是英雄航天员?( 二 )


与其他获得英雄航天员称号的人相比 , 他们创造的成就 , 堪称奇迹 。

杨利伟与翟志刚 , 是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排头兵 , 他们的创造性贡献 , 让两个人担得起“英雄”二字 。
有人或许会产生疑问 , 其他11名获得英雄航天员称号的人 , 每个人都曾经面临着九死一生的险境 , 他们为什么没有获得航天英雄的称号?
事实上 , 不管是杨利伟只有的太空探索还是翟志刚之后的太空漫步 , 中国航天员已经通过两名航天英雄的经历 ,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也正因如此 , 航天员们带来的成就 , 不再具有创造性 。

太空第一人人们常说 , 如果你看过杨利伟的太空惊险历程 , 便不会怀疑 , 为什么他可以被称之为“航天英雄” 。
2003年 ,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 即将进入太空 。 上午9时 , 随着一声“发射” , 上百吨的燃料开始燃烧 , 火焰形成的强大推动力 , 将杨利伟送入了太空 。
尽管在此前 , 杨利伟已经接受过无数次的抗压训练 , 但真正随着火箭急速上升时 , 他还是感觉到浑身紧绷 , 用杨利伟的话来说就是“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
渐渐地 , 杨利伟适应了火箭上升的节奏 , 内心也逐渐平静下来 。 然而随着火箭的加速 , 那种不受控制的压力 , 再次将杨利伟压得喘不过气来 。

火箭上升至30公里左右 , 突然开始出现了剧烈的抖动 。 此时杨利伟认识到 , 自己可能遇到了“共振” 。
所谓的“共振” , 是人体对10赫兹以下震动的敏感度 , 如果火箭的振动来到10赫兹以下 , 就会引起人体内脏器官的共同震动 , 五脏六腑瞬间有移位的感觉 。
在内脏振动的同时 , 火箭升空带来的巨大压力 , 也无时无刻不折磨着杨利伟的身心 。
在此之前 , 由于人们对太空的认识不足 , 杨利伟并未接受过如此强大的抗压训练 。
几乎一瞬间 , 他产生了强烈的窒息感 , “我几乎难以忍受 , 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 他如是说道 。

与此同时 , 地面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 , 密切观察着显示器上的一举一动 。 共振发生后 , 工作人员无不捏着一把汗 。
【我国共13人上过太空,为何两位是航天英雄,其他是英雄航天员?】屏幕上的杨利伟 , 整个人已经完全静止 , 双眼空洞 , 似乎完全失去了生命体征 。 杨利伟是否平安?工作人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
幸运的是 , 此前数次的极限训练 , 让杨利伟在危急的情况下 , 依旧可以保持着冷静的头脑 。 他不断同自己身体的本能反应作斗争 , 咬紧牙关 。
26秒钟过去 , 共振终于结束 , 杨利伟身上的震动感逐渐减轻 , 一切恢复如常 。

地面指挥中心喊道:“他眨眼了 , 利伟还活着!”声嘶力竭的呐喊 , 所有人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 一些工作人员情难自禁 , 失声痛哭起来 。
这次鬼门关前 , 是杨利伟与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 , 共同走过来的 。
得知自己死里逃生后 , 杨利伟的内心 , 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轻松 。 振动与压力最为严重时 , 杨利伟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 对于杨利伟而言 , 这是一次新的重生 。
意识回笼后 , 杨利伟打开了整流罩 。 他向指挥中心说道:“‘神舟五号’报告 , 整流罩打开正常!”
那一刻 , 整个大厅 , 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 杨利伟成功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成功了!

风波过后 , 杨利伟开始透过舷窗 , 俯瞰整个地球 。 在此之前 , 中国只能从苏联、美国等航天员的口中 , 得到太空俯瞰的大概轮廓 。
然而杨利伟切身体会了一个道理 , 即便是再庞大的事物 , 从高空中望去 , 也只是淡淡的红色阴影 。
太空中存在着各种物质在宇宙飞船周边“路过” , 一切杂乱无章 , 却又井然有序 。 杨利伟亲眼目睹了它们发生的碰撞 , 却没有听到任何的声音 。
只是这样的轻松时刻 , 不久后便戛然而止 。 作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 杨利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远比人们想象地更加严峻 。

宇宙飞船刚刚按照原定计划进入轨道 , 失重感便再次传来 。 太空中的浮力太大 , 杨利伟有着强烈的头重脚轻的感觉 。
后来 , 杨利伟回忆道:“觉得自己一直倒着飞 , 很难受 。 ”
在此之前 , 我国虽然对太空的失重有一定的研究 , 但是失重感如此严重 , 所有人始料未及 。 杨利伟孤身一人 , 无法依靠任何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