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的“终极外形”,竟然长这样!科幻剧没骗人( 二 )
如果拉马克的理论成立 , 那么人类的进化方向就是可以预估的 。 因为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 人类的生活正在趋向于统一化 。 人们在同样的生活环境 , 对各项器官的使用频率是接近的 。 于是 , “用进废退”就会告诉我们 , 连普通人都知道我们要朝着什么方向进化 。
以乳糖耐受这个事情为例 。 过去 , 因为乳制品在人类的食物占比中非常少 , 所以人们对乳糖的消化能力非常低 。 但是 , 随着人类对牛羊等动物的饲养越来越多 , 乳制品也越来越平常 , 于是人类基因中 , 对于乳糖消化的那部分变多了 , 产生了乳糖酶 , 进而使得人类的乳糖耐受能力大大增强 。
向外星人进发经过前面的分析 , 我们会发现万事俱备 , 只欠东风了 。 只要补上如何向外星人进化的这个拼图 , 一切似乎就合理了 。
澳大利亚“对话”网站在前端时间发表一篇名为《未来的进化:从外貌、大脑到性格 , 未来一万年人类会如何变化?》的文章 , 作者生物学讲师尼古拉斯·R·朗里奇详细讲述了人类在未来会进化成更完美的物种 。
首先是寿命和生育方面的 , 医疗技术的生活质量的提升 , 让人类的适应力达到了空前之高 , 人类的寿命会因此变得更长 , 这为进化出更长寿命的基因做好的铺垫 。 可以预见 , 未来平均超过百年也不是什么奢望 。 而当寿命延长 , 人类的生育年龄自然会推后 , 使得人类的生命周期更加完善 ,
其次 , 身体变得细长 。 这一点 , 其实前文有所提及 。 朗里奇讲师则是具体介绍了这个过程 。 他表示 , 重劳力工作变少了 , 人类长期伏案工作和开车 , 导致人类对于力量的需求仍然在减少 。 肌肉组织将不可避免可继续萎缩 。 莫斯科大学科学研究所和人类学博物馆的专家们 , 在长期观察莫斯科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变化时发现 , 他们增高的速度已经减慢很多 , 相反 , 他们正在朝着更瘦长的方向发展 。
更强大的大脑 , 这几乎是一种必然 。 在过去六百万年里 , 人类的脑容量增长了两倍 , 这是由因为古人类朝着智人进化所致 。 工具的使用 , 社交关系的复杂化 , 语言系统的不断扩张等 , 都导致了我们需要更大的大脑来完成更艰巨的任务 。 同样的道理 ,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 , 我们的脑力仍需要进化 , 来适应越来越多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 。
不过 , 关于大脑这个事情 , 可能还需要再斟酌 。 因为科学研究发现 , 人类的大脑容量在万年前达到峰值后 , 到现在反而开始下降了 。 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 , 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 。
除了上述之外 , 科学家还认为人类的眼睛会继续变大 , 因为对于眼睛的应用会越来越多;手指变的更长 , 因为文字和计算机工作比例越来越高...
最后 , 我们将其拼凑起来 , 会发现一个大脑袋 , 大眼睛 , 长手指 , 细长身材的怪形象 , 简直和一些影视作品里的外星人如出一辙 , 科幻剧说的可能是真的 。
反对的声音但关于人类会进化成为“外星人”的这个事 , 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完全同意 。 而且 , 那些反对的人 , 也有自己的理由 。
最直击要害的是对拉马克学说的质疑 。 大多数人都认可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 但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两点是不被认可的 。 科学家们觉得这两种理论太过于绝对 , 同时科学性也不足 。 就连我们的课本上 , 也直接认定了这种理论的错误性 。
当遗传物质DNA被科学家更多研究之后 , “用进废退”理论便更扯淡了 。 他们相信 , 真正决定新性状和新物种出现的遗传 , 只有可能来自于“基因突变” , 而不是什么“用进废退” 。 所以 , 新物种之所以出现 , 是因为旧物种出现了多种基因突变 , 而更能适应环境的基因突变留存了下来 , 不能适应环境的基因突变消失了 。 同时 , 导致物种产生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很多 , 这使得他们总会朝着更有利于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 这才给了人们一种用进废退的感觉 。
虽然这意味着朝“外星人”模样进化仍然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 但只要不是肯定事件 , 科学家就有理由怀疑其是否合理 。
和新人类共存?让科学家更担心的是 , 以人类的能力 , 虽然进化并不停止 , 但是未进化的“旧人类”也不会灭绝 。
如此一来 , 这个命题就从“人类进化成外星人”变成“人类进化出外星人” 。 别小看这一字之差 , 其结果可能让你三观尽碎!因为前者意味着人类进化后 , 只剩下了新人类 , 而后者则意味人类将于长得跟外星人一样的新人类共存!
推荐阅读
- 人死后为啥要烧掉生前的衣服?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 ?火星没有人,毅力号却拍到本不该存在的“垃圾”,是谁“扔”的?
- 吃糖多老得快?科学家:是真的!糖分导致端粒缩短,或降低寿命
- “火星男孩”今年已经27岁了,他的预言,到底是不是真的?
- 一个难以相信,却又无可奈何的事实:我们生活在银河系的贫瘠地区
- 《太空旅客》大开眼界的太空爱情!
- 真的可以返老还童吗?科学家让细胞年轻“30岁”,如何做到的?
- 韦伯太空望远镜究竟有多厉害?你知道吗?或成发现外星人的关键
- 3位“死不了的人”,各个天赋异禀,科学家也百思不得其解
- NASA科学家告诉你:可见光和红外线看到的宇宙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