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使用碱性试剂的高温化学镀Ni/P被证明对POCl3扩散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射极具有破坏性 , 因此重新考虑不同的金属化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 当所述发射体在金属化过程中被高度损坏或者甚至完全消耗时 , 浅发射体容易接触的优点迅速消失 。 为了增加硅发射体上镀镍层的附着力 , 通常的做法是在200℃以上的温度下烧结 , 然而烧结促进了原子扩散 , 并且在通过Ni/P镀层已经损坏了发射体的情况下 , 可以导致早期和增加的分流 。 由于一些高温Ni/P电镀试剂提供了接触硅上的硼掺杂发射极的能力 , 所以它们不容易被低温变体替代 。然而 , 在试图寻找磷掺杂的发射极上的镍金属化的替代物时 , 在光诱导镀镍中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方法 。
推荐阅读
- 真的是天地大冲撞,月球般大小撞击,火星和地球就形成了
- 太阳表面接近6000度,地球都晒热了,为何宇宙却接近绝对零度?
- 被踢出九大行星后,冥王星又引起人类关注!科学家:它太可怕了
- 一个难以相信,却又无可奈何的事实:我们生活在银河系的贫瘠地区
- 一艘飞了200多亿公里的飞船,发回的最后照片,为什么引人深思?
- 没有爱因斯坦推翻牛顿,我们不足以谈科学!
- 人类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外星人?可能从一开始我们就错了
- 182.7亿公里外,旅行者2号传回的数据,让科学家感到失望
- 12992颗,留给中国版“星链”的空间资源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