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北极是一片常年冰封的浩瀚之海 , 美丽的北极风光让人心驰神往 。 这里虽然极度严寒 , 气候恶劣 , 但却隐藏着取之不尽的宝藏 。 北极到底隐藏着什么宝藏呢?——在北极的永久冻土层和海底深处 , 埋藏着1.4万亿吨“休眠”的甲烷 。
北极为什么蕴藏着如此庞大数量的“甲烷” , 为什么此前它们处于漫长的“休眠期”?为何说它们或将被唤醒?这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有关吗?带着这些疑问 , 让我们一起走进寒冷北极 , 看看这是不是第六次大灭绝的前兆 。
北极甲烷前世今生北极的甲烷有些不一样 , 它是由北极海域里的甲烷水合物分解产生 , 以气泡的形式浮出水面 , 所以如果看到北极地区突然浮出水面的气泡 , 或许并不是海底的海豹在捉弄你 , 而是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分解成的甲烷气泡 。
北极地区又被称作“超级碳库” , 因为北极的永久冻土层以及海底存在大量的甲烷 , 甲烷是一种绝佳燃料 , 燃烧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 是典型的碳氧化合物 。 甲烷以单质的形式被储存在北极的永久冻土层之中 , 但这仅仅是很小一部分 。 更多的甲烷以水合物的形式 , 埋藏在北冰洋海底 。
那么 , 甲烷水合物是什么呢?它又叫做可燃冰 , 是一种存在于高压海底、性质比较稳定的物质 。 开采可燃冰并非易事 , 可能带来温室效应、海洋生态破坏等连锁反应 。
这些蕴藏在冻土层中的甲烷以及海底中的甲烷水合物 , 是从何而来呢?其实甲烷及甲烷水合物 , 是由于过去北极大陆生活的动植物 , 在大陆运动和地质作用下转换而成的 。
在距今5300万年~3650万年的始新世时期 , 地球处于一种整体性的全球变暖时期 ,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经历了频繁的火山喷发 , 所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 加剧了地球的全球气候变暖 。
与此同时 , 各大洲的漂移运动 , 也在缓慢进行 。 我们的北极 , 在始新世时期温暖得如同南国 , 当时北极平均气温13℃ , 历史上北极最高的平均温度甚至达到了23℃ 。 所以北极地区曾经也是一片棕榈林遍地、水草丰美的繁荣景象 , 地面被厚厚的蕨类、苔藓覆盖 , 水中生活着各种鱼类和藻类 。
“休眠”已久的北极甲烷在温暖潮湿的气候 , 蕨类和藻类的繁殖和覆盖能力是非常恐怖的 , 它们侵占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 , 肆无忌惮地吸收二氧化碳 , 生产出碳和氮供自己所需 。
当蕨类和藻类死亡时 , 剩余的碳和氮就会沉入地底和海底 。 经过几千万年的沉积 , 这些碳和氮的有机物在沉积岩的压力作用下分解、温度升高 , 慢慢形成石油和天然气 。 对于大陆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 开采相对容易 , 人们往往先进行勘测 , 制定方案 , 然后用专业的勘探机器钻取石油 , 开采天然气 。
但是对天寒地冻又人迹罕至的北极而言 , 开采海底的可燃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就拿俄罗斯领土北冰洋沿岸漫长的海岸线来说 , 海岸线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 包括可燃冰 , 但北冰洋的气候寒冷 , 还常常伴随着猛烈的暴风 , 北冰洋大部分洋面终年冰冻 。
推荐阅读
- 世界性的影响!我国科考队成功登顶珠峰,具有着什么意义?
-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即将发生,根源竟然来自可怕的海底?能阻止吗?
- 火箭发射需要500吨水,除了降温,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 从“贾尼别科夫效应”到“网球拍定理”:地球会瞬间两极反转吗!
- 如果不出意外,人类还能生存多久?院士称:地球还能再活45亿年
- 全球变暖失去意义?极寒时代即将到来,中国技术或将拯救全人类
- 28万亿吨冰融化,可淹没我国2.9米深,全球冰川融化加速?
- 地球上最神秘的两个地方,南极北极有何不同?人类又有什么发现?
- 嗜甲烷细菌或许可以将温室气体转化为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