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启程之作——森宝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评测( 二 )
整套2180的颗粒数 , 有8个分包 , 每个分包又分为若干小包 , 数量多的零件单独成包 , 找起件来不费劲 。
全套一共6个人仔 , 转印贴纸更是足足给了3大张 , 堪称是贴纸地狱套组 。 不得不说转印贴纸的效果是真的好 。 但缺点也很明显 , 只有one shot容错率太低 , 一
6个人仔中有三个身穿工作服的工作人员 , 蓝色的的确良褂子配绿色的帆布军鞋就是当时最in的穿搭 。
其中一位手拿小提箱 , 头戴绿色军帽 , 貌似是有军方背景的技术精英 。
还有两位身穿生化服的工作人员 , 衣服的制式略有不同 , 也许是隶属于不同的部门 。
防护装备武装到牙齿 , 适合执行更为危险的检修任务 。
最后一位是坐镇的老科学家 , 身穿灰色中山装 , 配了一个“聪明绝顶”的发型 。
手里拿着的印着“奖”的大搪瓷茶缸子真是装满那个年代的满满回忆啊 。
成品火箭高约一米 , 视觉效果震撼 , 比我儿子还要高出一截 。 与乐高重出江湖的92176阿波罗土星5号大小相似 , 可分庭抗礼一决雌雄 。
由于火箭没有像长征2F那样的助推器结构 , 整体看上去就像一枚炮弹 。 为了稳固立放 , 森宝在火箭下方做了一个小平台用以固定火箭 。
平台上配有方便检查火箭的扶梯 , 和一个铭牌 。 铭牌上介绍了长征一号的基本情况 , 标明了火箭的发射日期:1970年4月24日 。
设计上稍显不足的是平台周围的栏杆和底板上的凸点有点冲突 , 没法非常好
拼搭上上期介绍的长征2F基本是部件×4做到合围 , 这套则直接将工作量翻倍到两组×4的部件合围火箭外层 , 所以依然不可避免的有不少重复步骤 。
外观基本逐级都有贴纸围绕 , 来表现铆钉结构等细节 。 各级发动机底部都用橙色的透明件做出火焰效果 , 甚至还用到了透明的科技销 , 这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
呈现了一种发动机已经点火 , 燃料极速燃烧推进火箭加速的感觉 。 这排量看的我一个燃油车车主着实心焦 。
每一级火箭都做了比较详尽的还原 , 而且同样预留了方便观察内构的易拆卸结构 。 看来森宝对自家产品的内部表现还是很有信心的 。 一级火箭上主要能看到燃气舵、4个黑色的稳定尾翼和底部的发动机装置 。
打开外层 , 就能看到内部巨大的燃料箱和氧化剂箱 。 同样有着不错的贴纸装饰 。
杆系结构将一二级火箭相连 , 积木使用了4个“A”形零件 , 用其球关节与上层相连来保证强度 。
外层杆系零件仅做外观装饰使用 , 不起实际支撑作用 。
这里球关节的连接比较紧固 , 实际安装好之后不太适合经常拆开把玩 。 我为了拍照拆了两回 , 每次都会拽散架 。
二级火箭搭建的方式也基本与一级一致 。
顶部仪器仓收窄的结构 , 还原上用了不少小零件来覆盖空隙 , 效果还挺不错的 。
内部同样也是基本顶满的燃料箱 。
三级火箭就是东方红卫星所在之处 , 拼搭相对就要简单许多了 。 拿在手里像一根白萝卜 。
打开“白萝卜”的整流罩 , 就能看到内部装载的东方红一号卫星 。
逐级拼下来可能对整体的高度还没有概念 。
但是都插在一起看的话就很壮观了 , 我加了一点广角才把整个火箭拍在画面中 , 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箭指苍穹的赶脚呢?
关于东方红一号 , 我爸还说过一个趣事:当年他和我三叔在外面玩
推荐阅读
- 半个世纪的奋力追赶,中国航天强国之路终于让美国人“害怕”了?
- 反悔了?NASA曾拒绝与中国合作,如今却抱怨中国航天不肯合作
- NASA真的忘了沃尔夫条款?中国航天发展迅速,这个细节没人注意到
- NASA局长批评中国航天拒绝合作,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
- 神舟14号6月将发射,乘组已选定!NASA局长差评:中国航天不透明
- 中国航天成就令人眼红,NASA局长抱怨中方不提合作,美媒怒斥
-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王亚平创造了两项中国航天员的第一
- 中国航天又有大动作!着手组建小行星防御系统,2049年探测星际空间
- 美重提加入中国空间站被拒?NASA局长恼羞成怒,对中国航天泼脏水
- 中国航天日丨生活中这些常见的东西,其实是航天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