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高对虾苗的成活率,该怎么做啊?

饲养虾的时候,农户们都会购买大量的虾苗,想着这些小虾苗长大了,就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不过饲养的时候,大家也会发现,这些小虾苗很多长不大就会出现死亡的情况,为什么小虾苗会死掉呢,怎样才能让自己饲养的虾苗长得更加健康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管理虾苗的技巧 。

首先,农户们购买虾苗的时候,要从正规的地方卖,才能保证买到的虾苗都是健康的,千万不要从疫区购买虾苗,患病率极高,买回来养几天就会死掉 。挑选虾苗的时候,要仔细看一看,它们是不是健康的,要选一些长得健康,活蹦乱跳的虾苗,这些虾苗的生命力会更加旺盛,比较容易养活 。

选择购苗的时间也要控制好,不要在中午时购买虾苗,过高的温度会让 虾苗感到不舒服,容易将它们晒死,而且这个时间点,虾苗在阳光的照射下,会犯困分辨不清哪些虾苗的活动性更大,不容易挑选出来一些优质的虾苗 。有时间的话,最好在早上或者傍晚时候购买,这个时候水温不是很高,虾苗的活动性也会增大,我们就能轻易的选出一些健康的小虾 。

购买回来的虾要及时放养,放之前要控制好水池里面的温度,最好在十度以上的水温中放养,放养的时间要在早上避开阳光直接照射,虾苗非常弱小,见不得强烈的光线,一旦受到强光的危害很容易生病,要选择没有阳光的地方放养,它们的成活率会很高 。

饲养虾苗的水质要足够清新,不能有任何污染,可以提前培养一些富含营养的新鲜活水,将虾苗放养在这种水体里面,就能得到足够的养分,很快它们就会长大 。需要注意的是,水池里面的氧含量要足够,避免虾苗出现缺氧死亡,最好每天定时打开增氧机,给虾苗增氧 。

放养的时候要进行试苗,做好虾苗的消毒工作,给虾苗消过毒之后,可以少量的将虾苗放到水池里面,观察它们是否适应新的环境,将这些虾苗放到水里面几分钟,然后拿出来放置两三分钟,反复三四次,虾苗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将它们放到水里面饲养了,经过挑选的虾苗会变得更加健康,成活率也会更高 。


想提高对虾苗的成活率,该怎么做啊?

文章插图
想提高对虾苗的成活率,该怎么做啊?

文章插图
想提高对虾苗的成活率,该怎么做啊?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小编不知道你是否问的什么虾的成活率,虾有很多种,比如小龙虾,基尾虾等海虾 。小编这里是全国小龙虾第一大县监利县,这里说说现在非常火爆的小龙虾养殖吧 。


想提高对虾苗的成活率,该怎么做啊?

文章插图

一:虾塘水质很重要

放苗前应先把池塘水解毒,种殖水草(吃不败),塘水肥好,水质较肥,含有丰富的浮游动物和藻类 。组成的生态系统比较稳定,对虾苗的成活力有很多的帮助,同时能源源不断的提供氧气和天然饵料 。


想提高对虾苗的成活率,该怎么做啊?

文章插图

二:选择优质虾苗

优质虾苗:最好是青虾苗,色泽光亮,底板干净,鳃干净,肢体齐整,活力强,不要盲目选种,市场好的苗种非常多,一定要选好 。对虾苗的成活力有很多帮助 。


想提高对虾苗的成活率,该怎么做啊?

文章插图

三:投料,杀菌

投放池塘后多观察虾苗的存活状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投料,按百分之3左右(天气晴朗)投喂量,以后根据情况加减 。杀菌,在投苗2-3天,先用碘制剂全池沷洒杀菌,减少对虾苗的感染,隔一天再用弧菌制剂全池沷洒,控制弧菌 。以后根据情况定期消毒,杀菌,增氧 。

其他网友观点

这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有个怪问题:虾苗单位面积越放越高,成活率却越来越低,发病时间提早,多数为放苗三周左右出现肝胰腺发白萎缩、体色发白、肠道红肿等症状,排塘率极高 。因此,放苗后一个月内是养殖的关键,做好前期相关保苗工作,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对整个养殖过程至关重要 。


想提高对虾苗的成活率,该怎么做啊?

文章插图

关于影响虾苗早期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水的稳定性、虾苗的状态、应激 。下面我们就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水的稳定性:水的稳定性是放虾苗前最先考虑的一个因素,水的稳定性好虾苗的应激少,成活率会大大提高,各种应激性疾病也会随之减少 。养殖前期水质的重要指标不仅仅是氨氮、亚硝酸盐、pH值这三个,还有比它们更重要的碱度和硬度,因为碱度和硬度关系到水质的稳定性和对虾抗应激能力,这也是影响虾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

2、虾苗的状态:状态好的虾苗,抗病能力强,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即活力好、身体透明、体表干净、肝胰腺清晰饱满,肠道充盈 。

3、应激:对虾放苗期一般集中在春未夏初,季节交替的时期,天气极不稳定,时而天阴,时而下雨,时而降温,时而升温 。天气的多变导致了水质的多变,水体中溶氧、水温、pH等指标变化过大,因而引起虾苗的应激反应 。

由此可见,影响早期虾苗成活率的因素有很多,幼苗期保苗工作对提高养殖成功率及其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呢?两方面:一是改善外部因素,为对虾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水环境;二是强化对虾的体质,有效抵抗外部不良因素的侵扰 。主要如下:

1、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来抑制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营造良好的水环境 。同时可使用葡萄糖酸钙或者碳酸钙调节水体总碱度和总硬度,水质硬度较高时,钙镁离子会与重金属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减少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降低重金属的毒性 。

2、虾苗时期需要的营养与能量更高才能满足它的不断蜕壳生长,特别是在育苗场每天喂6-8餐的活性饵料与虾片 。而一般放苗后2小时后,小苗逐渐适应环境,就开始主动摄食,这时就必须要进行投喂虾片、开口料 。同时拌喂胆汁酸和杜仲叶提取物,保肝护肠,提高虾苗的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 。尤其是在放苗后的20天左右会进入转肝期,使用胆汁酸的对虾转肝更顺利,白膜形成更快,肝胰腺和肠道都很清晰饱满 。

3、对虾是底栖生物,对底质要求很高 。虾苗在放苗后10-15天,通过不断的投喂、排泄及藻类会不断积累在池塘底部,增加底部耗氧,易滋生弧菌等有害菌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一旦天气变化会泛底及倒藻,对养殖带来极大的危害 。所以,在投苗10-15天,虾清罾前进行及时的改底消毒,氧化分解,杀灭弧菌 。改底消毒杀菌,最后用光合菌以及芽孢杆菌来进行生物改底,恢复正常的微生物循环 。

【想提高对虾苗的成活率,该怎么做啊?】在养殖前期,也要做好放苗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对水质底质的养护和虾苗保健工作,能有效预防EMS,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虾苗的成活率,为养殖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