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火箭被抡飞( 二 )




这让 Spinlauch 的头顶 , 多出来一堆自外界的压力和质疑 。
好在 , 前几天他们又发了个视频 , 算是给自己争回一口气 。
因为 Spinlauch 终于在火箭上安装摄像头了 , 可以让大伙清楚地看到整个升空过程 。
看得出来 , 视频里火箭确实是一直在螺旋上升 , 而且飞行距离也很可观 。
右下角那里你屏幕没脏 ,
是它摄像头脏了 ▼

作为对比 , 给差友们再看个 SpaceX 星舰 SN15 发射的第一视角 。
这个就是传统的陆地发射 , 显然没那么晕了吧 。
主要看右下角▼

而 Spinlauch 演示的发射器 , 叫做 A-33 亚轨道质量加速器 , 发射时速能达到 1600 公里 / 小时 , 飞往 7620 米的高空 。
这水平距离传统单级火箭的 16000+ 公里/小时、万米高空还有点远 。
但他们表示 , 演示时只用了 A-33 不到 20% 的功力 。
甚至 , 他们马上还将有个全尺寸的 L100 轨道 , 比视频里这个大三倍 , 能以 800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 , 把 200 公斤的卫星发射到预定轨道 , 正常使用已经问题不大了 。

之所以能达到这个效果 , 其实和火箭的材质、大小、重量脱不开干系( 太重了也扔不动 ) 。
而与其说这帮人做火箭 , 倒更像做了个“ 特制导弹 ”出来 。
根据 Spinlauch 官网的介绍 , 他们选用了碳纤维来制作火箭 , 不但硬度够强 , 能抵御高重力环境 , 还比不锈钢等金属材料轻得多 。
再加上没有了陆地发射需要的燃料等 , 所以火箭重量会大幅减少 , 自然也就不用搞个几百吨的大家伙上场了 。

如果这事真成了 , 那这家公司以后怕是能躺着数钱 。
甚至 , 没准以后发射火箭也能像咱们坐飞机一样 , 高效标准化 。
各种科技企业比如谷歌、苹果想发射卫星 , 直接排队下个订单 , Spinlauch 这边一个接一个射就行 。
因为发射流程固定 , 只需要定制化运载火箭 , 运行起来 , 简直就和一杆大型狙击枪似的 。 无论时间还是成本 , 都将得到巨幅缩减 。

美国的 NASA , 自然也不会错过这种机会 。
就在前几天 , 立马给 Spinlauch 寄了合同 , 预计今年合作 , 将其真正投入使用 。

但话又说回来 , 火箭发射 , 可不单单是把它射出去这么简单 。
毕竟火箭只是交通工具 , 把有效荷载——卫星 , 这个“ 乘客 ”安全送达 , 才是任务目标 。
而这一通暴力操作 , 又是旋转又是跳跃的 , 如何保障解体时卫星的安全?Spinlauch 的方法又不像推进式一样 , 发射过程中缺少控制系统动态调控 。
万一当天来了阵邪风 , 或者遇到地球摄动干扰 , 又如何保证卫星 100% 进入预定轨道呢?

对于上面的问题 , Spinlauch 还没给出更具体的答复 , 我们也只能静静期待后续了 。
不过这种新的技术和想法 , 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
因为 , 探索太空这么多年 , 人类已经想了各种方法 , 来减少发射火箭的成本、风控等问题 。
虽然燃料推进式火箭应用范围广 , 承载力更高 , 但也确实比较耗费资源 , 并伴随着一定风险存在 , 多一种选择绝对不是坏事 。

现在托尼期望的 , 就是未来能再搞一个低成本的载人方案出来 。
毕竟 Spinlauch 的离心机发射 , 显然不适合用来载人 , 就它这个旋转法 , 搁谁都遭不住 。
目前最便宜的选择 , 估计只有马斯克的 SpaceX 了——
太空十日游 , 单人票价 3.5 亿 。
等不及的差友们 , 倒是可以先试试这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