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寻找鳗鱼的生殖器找了一个多世纪,可鳗鱼如何交配仍是个迷!


人类寻找鳗鱼的生殖器找了一个多世纪,可鳗鱼如何交配仍是个迷!


文章图片


人类寻找鳗鱼的生殖器找了一个多世纪,可鳗鱼如何交配仍是个迷!


文章图片


人类寻找鳗鱼的生殖器找了一个多世纪,可鳗鱼如何交配仍是个迷!


文章图片


人类寻找鳗鱼的生殖器找了一个多世纪,可鳗鱼如何交配仍是个迷!


文章图片


人类寻找鳗鱼的生殖器找了一个多世纪,可鳗鱼如何交配仍是个迷!


一提到鳗鱼 ,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外酥里软 , 鲜嫩美味的鳗鱼饭 。 对于日本人而言 , 鳗鱼更是夏日的必备食材 。

尽管人类吃鳗鱼已经好几千年 , 但对它们的了解仍知之甚少 , 关于鳗鱼的来历一直是迷一般的存在 。 科学家曾为了寻找鳗鱼的生殖器 , 甚至找了一个多世纪 。 而至今 , 也没人知道鳗鱼是如何交配的 , 也没人见过它们产卵或者生小鳗鱼 。
鳗鱼
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的总称 , 是一种外观似长条蛇形的鱼类 , 摸上去滑溜溜的 。 全世界的鳗鱼主要分布在热带及温带地区水域 , 其中欧洲鳗、美洲鳗分布在大西洋 , 其余均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区域 。

鳗鱼的性别之谜
别看鳗鱼外表看上去平淡无奇 , 但它们身上有着诸多疑团困扰着生物学家 。 从古希腊到20世纪 , 历史上有许多研究者对鳗鱼进行了无数次解剖 , 都在极力寻找同一件东西——鳗鱼的生殖器 。
雌性鳗鱼的成熟性器官在1824年 , 由德国的解剖学家马丁拉特克找到 。 而雄性生殖器的寻找 , 却屡屡受挫 。 1876年 , 年轻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也就是后来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创始人 , 他在解剖了400多条鳗鱼之后 , 也没能找到鳗鱼的睾丸 。 后来他转换了赛道 , 开始研究人类心理学 。 而直到他失败的20年后 ,才有人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墨西拿海峡 , 抓到一条性成熟的雄性鳗鱼 。

鳗鱼的性别决定机制很令人捉摸不定 , 完全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来决定的 , 并且只在鳗鱼生命的晚期才发育出性器官 。 当族群密度高、食物不足时 , 鳗鱼就发育成雄鱼;而当密度低、食物充足时 , 就发育成雌鱼了 。 族群数量少时 , 雌鱼的比例会增加 , 族群数量多则减少 。
鱼生的六个生长阶段与繁殖之谜
鳗鱼的一个特别之处 , 就是具有降河洄游的习性 , 也就是在海洋中产卵繁殖 , 出生后不远千里游入江河溪流 , 在淡水中生长成鱼, 成熟后洄游到深海中产卵 , 产卵后便死去 。
鳗鱼的另一个特别之处 , 是它们的一生需要经历6个阶段 , 各阶段形态各异 , 像是不同的鱼 , 而通常是在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形成性别 。

阶段1——卵期 。 关于鳗鱼确切的产卵地 , 至今还是个谜 , 只知道大致的范围 。 欧洲鳗和美洲鳗是在北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域 , 日本鳗则是在世界最深的那个马里亚纳海沟西边海域 。

阶段2——柳叶鳗期 。 从鱼卵中孵出来的就是幼年期的柳叶鳗 , 是身体轻薄如叶 , 扁平的小透明 , 不会游泳 , 只会随着洋流漂流 , 可以跨越数千公里来到海岸 。
阶段3——玻璃鳗期 。 在接近海岸附近水域 , 柳叶鳗生长转变成流线型的半透明“玻璃鳗”, 以减少阻力脱离洋流 。
阶段4——鳗线期 。 玻璃鳗来到淡水河口 , 它的体色开始出现黑色素 , 进入青少年“鳗线期” 。
玻璃鳗和鳗线这两个阶段 , 就是养殖业鳗苗主要的捕捉来源 。

阶段5——黄鳗期 。 游入不同的江河 , 逐渐适应淡水中的生活 , 鱼腹逐渐呈黄色 , 就变成“黄鳗” 。 这也是鳗鱼一生最漫长的阶段 。 曾经有一只叫普特的鳗鱼在水族馆里保持黄鳗形态活了85年 。
阶段6——生命最后的阶段 。 一般在15-30岁之间 , 野生鳗鱼会决定离开淡水区去深海进行繁殖 。 在这个阶段 , 眼睛变大 ,胸鳍加宽, 身体会转变成类似深海鱼的银白色 , 蜕变成成年的鳗鱼——银鳗 。 也发育出生殖器官 , 体现出性别 。 此时胃也会被溶解掉 , 不再吃东西 , 仅靠着脂肪储备 , 一心洄游至深海产卵 ,然后衰竭死去 。

左 雌性 , 右 雄性日本鳗鱼 , 图片来源:Tsukamoto et al. 2011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