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小伙水沟捡到“石太岁”估值上亿,专家:十万块一克( 二 )


文章图片

小王按照专家建议的十万一克的报价给对方进行了报价,对方听完后没感觉贵 。就问了小王一句话: “你这个太岁有专业的鉴定证书没有?如果有你这块我买了 。”小王赶紧给对方解释,自己这个太岁是经过专家鉴定的,但是没有鉴定证书 。对方又说了一句话,让小王无话可说了:“ 价值上亿的东西,没有鉴定证书,你说我敢买吗?”小王心想也是,这可是价值上亿的东西,没有专业的鉴定证书,谁也不敢轻易下手 。鉴定证书该去哪里开呢?小王又想到了帮自己鉴定的江苏常州那家鉴定机构,联系对方说明来意 。对方回答得非常干脆,可以帮小王开正规的鉴定证书,但是小王需要支付2.5万元的鉴定证书费用 。
按理说价值上亿的东西,2.5万元的鉴定证书费用不算贵,但是小王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 。于是,办鉴定证书的事情只能作罢,但是小王每天依旧会收到询问“精品太岁”的电话 。不过聊到最后,对方都是询问有没有鉴定证书,小王只能告诉对方没有证书,所以迟迟没有买主上门 。让小王没有想到的是,几天之后还真有买主专门上门求购自己的这两块“精品太俗” 。关键一点是,对方亲眼看到了这两块“精品太岁”,对方认定这是真的“太岁”,不用鉴定证书就愿意收购 。这次能成交吗?

2018年,浙江小伙水沟捡到“石太岁”估值上亿,专家:十万块一克
文章图片

03、上门的“求购者”
小王在为鉴定证书发愁的时候,有两位神秘买家却主动登门拜访,两人向小王说明了来意 。小王了解到对方是想亲眼看下自己手里的两块“精品太岁”,如果是真的话,不需要鉴定证书就可以买走 。听到这话小王非常高兴,赶紧拿出了“精品太岁”让两位买主仔细查看 。只见两人各自拿着一个放大镜边看边赞: “真是好东西啊,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太岁 。”两个人的对话,说得小王心花怒放,他觉得这次有机会成交 。两人仔细查看一番之后,对小王这块“精品太岁”又是一阵猛夸,最后表示两人回去商定最终购买价格 。过了不久,其中一人就联系了小王,表示他们愿意按照十万一克的价格买几十克 。小王快速在心里算了一下,几十克就是几百万啊,小王快速地答应了对方,可以卖给他们几十克 。就在小王觉得快要成交时,对方又提出一个要求 。
2018年,浙江小伙水沟捡到“石太岁”估值上亿,专家:十万块一克
文章图片

这个要求又是什么呢?原来,对方觉得购买几百万的东西,没有鉴定证书不放心,但他们又非常想买 。对方就提出要亲自取样再去专门的机构送检一次,但送检的5000块费用需要小王出 。小王简单想了一下,反正自己的东西是真的,不怕检查,就给对方支付了5000元鉴定费,另加一点点样品给了对方 。给对方支付完毕之后,小王就信心满满地等着对方联系自己,自己很快就能到手几百万了 。但小王明显想错了,他再也没有等到对方的消息 。后知后觉的小王,在姐姐的提醒下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这两个买家骗了,为此小王还专门上报了派出所 。

2018年,浙江小伙水沟捡到“石太岁”估值上亿,专家:十万块一克
文章图片

04、采访人员上门查明真相
很快,小王捡到“宝贝”的事情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当地的媒体也关注到了这件事情,有采访人员专门登门拜访 。采访人员赶到小王家后,小王拿出了自己的两块“精品太岁”让采访人员反复查看 。采访人员查看其中一块呈现三角状,另外一块圆形,这两块如果放在一起有点类似塑料模型 。“这拼凑起来看有点类似塑料模特,表面的黑色是塑料燃烧后留下的颜色吧 。” 采访人员略显质疑地问道 。
小王听完采访人员的话,脸色大变: “这怎么可能,我在专门的机构鉴定过 。”说完,小王专门打开手机让采访人员看他拍的照片,这是江苏常州鉴定机构给小王提供的网上展示照片 。采访人员又问小王: “这家公司有没有鉴定资质证书没有?”小王则摇头表示: “这家公司是自己在网上找的,对方自称是专门的鉴定机构,但我没仔细核实过 。”为了证明自己的这块“精品太岁”不是塑料制品,小王忍痛割下来一小块点燃,让采访人员闻闻味道 。点燃之后,采访人员就闻到了浓浓塑料燃烧味道,但是小王依旧坚称那不是塑料燃烧的味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