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物理学


金鱼物理学


作者:黎荔

物理学奇才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在其2010年新著《大设计》中 , 有一章标题为“何为真实”(What Is Reality?) 。 在这一章中 , 霍金从一个金鱼缸开始他的论证:
假定有一个鱼缸 , 里面的金鱼透过弧形的鱼缸玻璃观察外面的世界 , 现在它们中的物理学家开始发展“金鱼物理学”了 , 它们归纳观察到的现象 , 并建立起一些物理学定律 , 这些物理定律能够解释和描述金鱼们透过鱼缸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 , 这些定律甚至还能够正确预言外部世界的新现象——总之 , 完全符合我们人类现今对物理学定律的要求 。 霍金问道:“我们何以得知我们拥有真正的没被歪曲的实在图像?……金鱼的实在图像与我们的不同 , 然而我们能肯定它比我们的更不真实吗?”
一个科学大神在晚年站队时 , 加入了反实在论阵营 , 试图为“金鱼物理学”争取和我们人类物理学平等的地位 , 在他那里 , 外部世界的真实性受到了颠覆性的质疑 , 我们所拥有的不过是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 假如在鱼类世界真有一门叫做“金鱼物理学”的学问 , 它以鱼缸中的金鱼为观察主体 , 因此在这门学问里 , 光线是弯曲的 , 有别于鱼缸外人类的观察结果 , 而后者属于“人类物理学” 。 在霍金看来 , “金鱼物理学”并不可笑 , 也不荒谬 , 鱼缸中的金鱼同样可以建立起一套具有逻辑自洽性的完备理论 , 用以解释世界 , 并且它所认识到的世界不比“人类物理学”距离真实世界更远 。
在霍金看来 , 无论是在金鱼缸中的金鱼 , 还是在金鱼缸外的人类 , 都能总结出一套关于世界图景的理论 。 霍金以“金鱼物理学”的寓言提醒我们 , 当我们观察外部世界时 , 不要忘记 , 我们其实是在某个“金鱼缸”中 , 我们的认识依赖于特定模型 , 其实 , 我们看到的曲线不一定就是曲线 , 直线也不一定就是直线 , 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扭曲的世界 , 可能仅仅因为我们是跳不出“金鱼缸”的一尾小小“金鱼”而已 。 托勒密的宇宙模型将地球作为宇宙中心 , 哥白尼的宇宙模型将太阳作为宇宙中心 , 这两个模型都能够对当时人们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进行有效的描述 , 但在更辽阔的历史视野中 , 他们也只是各自“金鱼缸”中的“金鱼”而已 。 现在 , 前沿的量子力学告诉我们 , 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低维的世界 , 我们的世界也许只是一个高维的世界的一页 , 那是层层叠叠的平行世界 。 但在未来更遥远的世纪 , 更高级的智能也许亦将嘲笑我们今天如此狭隘的认知体系 。
存在就是被感知 , 世间风景千般万般 , 熙攘过后 , 只是如水进漏斗一般 , 流入我们大脑和神经系统那不断收小的阀门 。 而从另一头流出的 , 是那少的可怜的 , 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个独特星球上存活的意识涓流 , 困于特定的历史时空的认知框架 。 我们在处理信息时有一种选择性倾向 , 在每天扑面而来的大众传播的大量信息中 , 我们所感知到得往往是那些与自己的既有兴趣、习惯、需求等一致或接近的部分 , 这就是选择认知 。 世界呼啸而来的信息 , 最后总是通过特殊的孔洞 , 选择性地筛到、漏到我们的眼中 。
我也不过是我所在的历史时空“金鱼缸”中的一尾金鱼 。 日复一日 , 认真生活 , 将我所了解的外部世界及其面貌 , 与我的感觉、心境、精神、情绪等等所能体验到的内部世界融为一体 。 小时候觉得时间总是过得很慢 , 如同张爱玲说的“童年悠长得如同永生” , 然后 , “崎岖的成长期 , 也漫漫长途 , 看不见尽头……然后时间加速 , 越来越快 , 越来越快 , 繁管急弦转入急管哀弦 , 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 , 一连串的蒙太奇 , 然后淡出 。 ”之所以这样 , 也许因为儿童与成人在时间信息处理速度上有差别 , 小孩子显得比相应的成年个体更为好动和急躁——其实对孩子来说 , 这不过是很闲适的速度而已 。 随着逐渐长大 , 代谢速率变慢 , 感知到的视觉频率就降低了 。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 但时间尺度不一样 。 从小金鱼到略大一点的金鱼 , 我透过所在的“金鱼缸”看世界的扭曲程度不一样 。 我在历史时空中全部真实的体验 , 是生命细微的充满着人性情感的感触 。 历史将给我穿上怎样的外衣 , 关键在于我的心灵是如何承载和感知这段时空中的历史 。

推荐阅读